-
效果论 编辑
效果论亦译“结果论”。是一种片面强调效果的道德评价理论。与“动机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判断或评价行为的善恶,无须考察动机,只要看它的效果。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志功之辩中,王充主张“功用”,叶适认为“既无功利,而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以及戴震道德乃“人伦日用”之说等,都带有效果论的倾向。在西方伦理学思想史上,效果论以英国边沁和J,S,穆勒的“功利主义”为著称。此外,代表人物还有美国梯利、德国鲍尔生等。J,S,穆勒认为:功利主义所主张的动机,虽与行为者的品格关系很大,但与这个行为的道德性无关。
中文名:效果论
术语:社会术语
在道德评价中主张根据行为的后果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意义的理论。与“动机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判断和评价行为的善恶,不必考察动机,只要看它的效果。这种理论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片面的。
效果 : ①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指演出中人工设计安排的光照、声音等:模拟火车开动的音响效果很逼真。 ③见“动机与效果”(290页)。
论 : 论(论) lùn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分析阐明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