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印寺 编辑
海印寺(Haeinsa Temple)是位于韩国伽耶山的寺庙,在新罗时期是华严宗十大道场之一,现为曹溪宗五大丛林、三大寺、三十一座禅教大本山之一。
海印寺的主要建筑包括一柱门、凤凰门、解脱塔、九光楼、冥府殿、大寂光殿、法宝殿、藏经阁等40多座雄伟精美的古建筑。寺内的墙壁上绘有李朝时代的风俗画,还有石塔、玉灯、塔香炉等30多件文物。海印寺的藏经版库具有特色,存放着13世纪问世的高丽大藏经版,共81258块,号称“八万大藏经”,总字数约5200万之多。这些大藏经版是现存大藏经中历史最悠久,内容最完善的,是研究世界佛教的宝贵文献。
1995年,海印寺及八万大藏经藏经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海印寺
外文名:英文Haeinsa Temple
类别:历史博物馆
开放时间:公元802年
地点:韩国伽耶山
竣工时间:公元802年
馆藏精品:藏经收藏地
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海印寺及八万大藏经藏经处
Haeinsa Temple Janggyeong Panjeon, the Depositories for the Tripitaka Koreana Woodblocks
入选时间:1995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据传梁朝宝志禅师临终以《踏山记》嘱门徒曰:“吾寂后有高丽二僧求法而来,以此记付之。”之后,果有顺应、理贞二僧来中国求法。志公门徒以《踏山记》付之,并说志公禅师临终时语。顺应、理贞听后,问法师葬处,而往寻之,谓人有古今,法无前后,乃七日七夜入定请法,遂感墓门自开,志公亲出为之说法,以衣钵传之,又赠蟒皮鞋(衣钵与鞋至今传为寺宝),并嘱曰:“汝国牛头山西,有佛法大兴处。汝等还国,可创立大伽蓝海印寺。”言讫还入。 二师还国,到牛头山,自东北逾岭而西,遇见猎人问道:“汝等因打猎,遍阅此山,有适合建寺之地否?”猎人答曰:“此去小下,有一水泊处(今毗卢殿所在),多有铁瓦(即今毗卢屋上所覆铁瓦),宜往观之。”二师到水泊处,见之甚惬其意,遂籍草而坐。入定之后,顶门放光,紫气冲天。时新罗第三十九王哀庄王王后患背疮,求治无效,王甚为忧患,遣使臣分往诸方,冀得硕德异僧扶救。使臣在路上望见紫气,疑其地有异人。便到山下披榛入洞,至数十里许,溪深峡窄,行不能前。徘徊久之,忽见一狐缘岩而去,使臣随后行至,见二师入定,光从顶门出,便敬信礼拜,因请随往王宫。二师不许,中使告以王后患背疮之事。师授以五色线,曰:“宫前有何物?”答曰:“有梨树。”师曰:“持此线,一头系于梨树,一头接于疮口,即无患。”使臣还报于王,王依言试之,梨枯患瘥。哀庄王深为感敬,遂使国人助二师创立该寺,并赐田二千五百结。后王又遣人至唐地请回大藏经,并建楼阁安置。后因多次遭受火灾,除憧千支柱和石塔,大部分被烧毁。李朝末年重建,主要建筑有一柱门、凤凰门、解脱塔、九光楼、冥府殿、大寂光殿、法宝殿、藏经阁等40多座雄伟精美的古建筑。寺内的墙壁上绘有李朝时代的风俗画,还有石塔、玉灯、塔香炉等30多件文物。
九光楼
是海印寺众多建筑中深具特色的一座建筑物。最初修建此楼的动机,是因过去的法堂除了大德长老之外,一般人不许入内,一般信众难以在法堂亲聆佛法,故建此楼让普通信众能随时念佛听法。九光楼现在是海印寺保管佛教文物之地,也叫宝藏殿。
大寂光殿
为海印寺的主殿。因海印寺原本是华严寺刹,殿内供奉的是华严宗的本尊毗卢遮那佛,大殿名称也不叫大雄殿,而叫大寂光殿。大寂光殿是在开山祖顺应和理贞二位祖师建寺的原址上,于1818年重新修建的。殿内总共供奉了七尊佛像。左侧是铁铸的观音菩萨、木雕的文殊菩萨和毗卢遮那佛,中间是本尊毗卢遮那佛,右边供奉的是木雕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铁铸法起菩萨。本尊毗卢遮那佛是1769年塑造的。在大殿没有供奉本尊佛之前,木雕毗卢遮那佛作为本尊佛供奉,左右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都是高丽时代用银杏木雕成的,世称为三尊佛。三尊佛最早供奉在庆尚北道的金塘寺,后又迁移到伽耶山的龙起寺,1897年迁移到海印寺大寂光殿。
大藏经版
海印寺
海印寺
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同治年间,海印寺因战争等原因,七次遭受火灾,新罗、高丽时代之建筑遗物悉归乌有,唯收藏大藏经板木之屋舍幸免,实属不易。 供奉在海印寺东、西寺刊版殿的佛教经典与国家组织雕刻的高丽大藏经版不同,是在高丽时期寺刹中雕刻的高丽刻版。八万大藏经集佛教经、律、论三藏之大成,因此成为世界佛教研究的宝贵文献。
藏经版库
海印寺的藏经版库
藏经版殿的精确的修建年代不详,但据记载,在朝鲜世祖三年(1457年)奉谕旨重新修建了40余间版殿,在成宗十九年(1488年)由学祖大师得到王室支援重新修建了30间大藏经经阁后被命名为普眼堂。光海君14年(1622年)和增建了修多罗庄,仁祖2年(1624年)重新修建了法宝殿。由于藏经版殿建在伽倻山山腰的海印寺内,自公元1488年朝鲜初期修建以来,没有一次遭受火灾或战乱的破坏,具有超常收藏价值的八万大藏经被完美无缺地保存下来,这是一件十分万幸的事情。藏经版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保存大藏经的建筑,海印寺的建筑手法体现出朝鲜初期传统木制建筑式样,不仅其建筑本身很优美,而且建筑内部采用了能自然地进行合理的换气和温湿度调节等功能。
这座建筑在海印寺的的伽蓝布局上,与大寂光殿同位于中轴线上。其木结构建筑形式属早期朝鲜传统建筑风格,南北各一长间,东西各一小间,形成矩形建筑群体。大藏经版库不仅以其建筑优美著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该建筑没有特殊的通风设备,却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并有调节温度湿度的功能,完整地将藏经保存了数百年之久。大藏经版和版库于1995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海印寺藏经版殿被指定为第52号国宝进行管理,其收藏的文化遗产有:大藏经版 81,258部(第32号国宝)、高丽刻版2,725部(第206号国宝)、高丽刻版110部(第734号宝物)等。其中,1995年12月海印寺藏经版殿(第734号宝物)被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