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和堂 编辑
太和堂是浙江省中医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始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毗邻商脉繁华的南宋御街和风景怡人的西子湖畔,环境古朴典雅,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创始人王芷庵(字敬识),曾担任过乾隆、嘉庆两朝皇帝的御医。
中文名:太和堂
占地面积:4000 m²
创始人:王芷庵
创始时间:清嘉庆二十三年
太和堂
相传黄谷乡方田村的“太和堂”祠堂的堂名,是一位官居尚书的汪先洲,以“太虚罗万象,和气致吉祥”这两句话,各取每句第一个字而成。而“太和堂”这三个字,则是遂邑(今淳安)名士汪上彩所写。为写这“太和堂”的堂名,还有一件轶闻趣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方氏宗祠建造之际,地方首事便邀请遂邑名士汪上彩来村书写堂名,汪来到方田后,每日喝酒戏耍,久久不写只字,碍于他的脾气古怪,又不便催促,只是在款待上暗暗怠慢下来。临近落成挂匾这天,各地宗族宾客,纷纷登门庆贺,汪才故作慌张,提笔写字,但仍是醉眼朦胧,摇晃着身子,似难以站立。众人劝他歇息后再写,可他执意提笔,非写不可。说也奇怪,当他一拿起笔,却变得镇定自如,醉意全无,精神抖擞,悬腕运笔,刷刷生风,“太和堂”三个字即刻而就。待字成人又醉,则躺到大厅一旁睡觉去了。众人忙把匾额披红戴花,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把匾悬挂在大厅上方。待牌匾挂好,大家定眼一看,人人皆大惊失色。那“太”字少了一点。“太和堂”成了“大和堂”。正欲将匾取下重写时,汪上彩一跃而起,连连摆手制止,他走到墙旮旯,拣来一只破草鞋,往墨盘里浸满墨汁,随手往匾上一掷,不偏不倚,草鞋正落在“大”字底下,鞋落墨留,“大”顿成“太”字。众人赞不绝口之际,汪上彩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辛苦寒窗数十霜,墨磨磨墨感深长。笔迟只缘饮浊酒,掷鞋留待后人看。”写罢,扬长而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