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编辑

学科

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药用植物学

外文名:Medicinal botany

类型:学科

分类: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

学科简介

编辑

狭义上是指研究人类传统的或民间的有关利用植物防病治病等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广义还涉及植物药的种类鉴定、传统分类、编目,以及活性成分的分析提取、药理学研究等。

学习内容

编辑

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主要讲述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部分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植物进化系统、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

发展简史

编辑

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古代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本草学”。

时代

典籍

内容及意义

汉代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晋代

嵇含《南方草木状》

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

梁代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

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唐代

李勣苏敬等《新修本草》

载药844种,我国第一部药典。

宋代

唐慎微《证类本草》

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学或中药学的全面总结。

-

兰茂《滇南本草》

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清代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

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是专论植物的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值。

新中国

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国药用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华本草等

是当代重要(药用)植物文献。

研究内容

编辑

1.研究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的准确性。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证来源真实。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避免和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药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此方面的观念和知识。

3.利用学科规律,不断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这一规律为线索,去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4.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含量高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下一篇 中药资源学

上一篇 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