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石 编辑
理石,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与硬石膏的集合体。山西、陕西、湖北等地均有此资源。具有清热,除烦,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身热心烦,消渴,痿痹。
化学式:,
分子量:172,136
比重:2.3
晶系:单斜晶系
颜色:深灰色
光泽:丝绢光泽(新鲜面)
条痕:白色
硬度:2
分布:山西、陕西、湖北等地均有此资源
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毒性:无毒《别录》
立制石、肌石、长理石、肥石、不灰木。
味辛、甘,性寒。
归胃经。
清热,除烦,止渴。
身热心烦,消渴,痿痹。
内服:煎汤,15-30g。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滑石为之使,恶麻黄。”
采无时。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
单斜晶系。属个体纤维状、集合体细脉状或透镜状的石膏变种。新鲜面白色,风化面灰、黄、褐黄等色,或被粘土质围岩污染,呈青灰等色调。条痕白色。新鲜断面丝绢光泽,或见解理面的反光亮点;风化面黯淡,无光泽。肉眼见不到解理面,只见平行纤维方向的解理纹和(或)斜交纤维的解理纹。断口不平坦至参差状。硬度2(脱水—硬石膏化则硬度增大),性脆,易碎。相对密度2.3(或随硬石膏化增大密度)。
形成于各种类型石膏层的裂隙或硬石膏层水化部位。山西、陕西、湖北等地均有此资源。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深灰色。体较轻,质硬脆,可砸碎,断面大部分粗糙,呈暗灰色,解理面可见到明显亮星;其中部分可见到直立的细纤维,纤维间亦可见到亮星。气、味皆淡。
1、《本经》:“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2、《别录》:“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
《本草经集注》:“俗用属梁州,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俗用亦稀,《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名立制,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