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土 编辑

药品

中药名

释名

古代土城墙或民间土墙建筑东边墙上的泥土,唤作东壁土。

药性:

甘、温、无毒

主要功效:排毒、解毒、祛黄、去浮肿、消炎杀菌、镇静舒缓

主治:

一、面部痤疮,粉刺

二、痱子(夏季热痱子),痱子即皮肤热过敏。

三、皮肤病

由真菌引起的浅表性皮炎,花粉类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炎症。

四、背部粉刺

五、面颊眼袋浮肿

基本信息

编辑

药品名称:东壁土

别名:东墙土

是否处方药:否

主要适用症:面色暗黄,面部痤疮粉刺,背部粉刺

主要用药禁忌:大面积外伤禁用

剂型:粉剂

运动员慎用:是

是否纳入医保:否

药品类型:中药

用法用量:根据配方谨遵医嘱

基本资料

编辑

东壁土东壁土

东壁土东壁土

中医药方

1、面部痤疮

取东壁土五钱,晾干研磨成粉辅以温水、中药粉敷于面部。

东壁土治疗偏方东壁土治疗偏方

2、痱子痒

取东壁土二钱,晾干研磨成粉表擦患处。

7、眼部浮肿

东壁土

取古宅厨房东壁土三钱,研末成粉,加中药粉、薄荷叶捣碎调敷。

8、面部暗黄

取东壁土、大黄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水华水调匀,表擦

9、背部粉刺

取古宅厨房东壁土二钱,加黄 等分,用蚬壳粉(砚子壳研磨成粉)加东壁土粉末和水调匀,涂敷。

其他信息来源

编辑

(《别录》下品)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面部疮,眼疾(《别录》)。止泄痢霍乱烦闷(藏器)。温疟,点目去翳。同蚬壳为末,敷豌豆疮(甄权)。疗小儿风脐(弘景)。摩干、湿二癣,极效(苏恭)。

【发明】弘景曰︰此屋之东壁上土也,常先见日故尔。又可除油垢衣,胜锻石、滑石。

藏器曰︰取其向阳久干也。

宗奭曰︰久干之说不然。盖东壁先得太阳真火烘炙,故治瘟疫。初出少火之气壮,及当午则壮火之气衰,故不用南壁而用东壁。

时珍曰︰昔一女,忽嗜河中污泥,日食数碗。玉田隐者以壁间败土调水饮之,遂愈。又凡脾胃湿多,吐泻霍乱者,以东壁土,新汲水搅化,澄清服之,即止。盖脾主土,喜燥而恶湿,故取太阳真火所照之土,引真火生发之气,补土而胜湿,则吐泻自止也。《岭南方》治瘴疟香椿散内用南壁土,近方治反胃呕吐用西壁土者,或取太阳离火所照之气,或取西方收敛之气,然皆不过借气补脾胃也。

【附方】旧三,新九。

痱子瘙痒︰干壁土末敷之,随手愈。(《普济方》)

耳疮唇疮︰东壁土和胡粉敷之。(《救急方》)

破经年,脓水不绝。用百年茅屋厨中壁土为末,入轻粉调敷,半月即干愈。(《永类方》)

诸般恶疮︰拔毒散︰东墙上土、大黄等分。为末,用无根井华水调搽,干再上。(《瑞竹堂方》)

发背痈疖多年︰烟熏壁土、黄柏等分,为末。姜汁拌调摊贴之,更以茅香汤调服一钱匕。(《经验方》

急心痛︰五十年陈壁土、枯矾各二钱。为末,蜜丸,艾汤服。(《集玄方》)

霍乱烦闷︰向阳壁土,煮汁服。(《圣济录》)

药毒烦闷欲死者。东壁土调水三升,顿饮之。(《肘后方》)

解乌头毒︰不拘川乌、草乌毒。用多年陈壁土,泡汤服之。冷水亦可。(《通变要法》)

六畜肉毒︰东壁土末,水服一钱,即安。(《集玄方》)

目中翳膜︰东壁土细末,日点之,泪出佳。(《肘后方》)

肛门凸出︰故屋东壁上土一升,研末,以长皂荚挹末粉之,仍炙皂荚,更互熨之。(《外台秘要》)

下一篇 胡桐泪

上一篇 赤铜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