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薇衔 编辑
薇衔是中草药的一种,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痈肿(《本经》)。
中文名:薇衔
类型:中草药
用途:风湿痹,历节痛
记载:《本经》
中草药的一种,详中草药的一种,详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五—草部。
糜衔(《本经》)、鹿衔(《唐本》)、吴风草(《唐本》)、无心(《吴普》)、无颠(《吴普》)、承膏(《别录》)、承肌(《吴普》)。
恭曰∶南人谓之吴风草。一名鹿衔草,言鹿有疾,衔此草即瘥也。
时珍曰∶据苏说,则薇衔、糜衔当作麋衔也。鹿、麋一类也。按郦道元《水经注》云∶魏兴锡山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则吴风亦当作无风,乃通。
藏器曰∶一名无心草,非草之无心者,方药少用。
《别录》曰∶薇衔生汉中川泽及冤句、邯郸。七月采茎叶,阴干。
恭曰∶此草丛生,似茺蔚及白头翁,其叶有毛,赤茎。又有大、小二种∶楚人谓大者为大吴风草,小者为小吴风草。
保升曰∶叶似茺蔚,丛生有毛,其花黄色,其根赤黑色。
茎叶【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微寒。
之才曰∶得秦皮良。
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痈肿(《本经》)。暴症,逐水,疗痿蹶。久服轻身明目(《别录》)。妇人服之,绝产无子(藏器)。煎水,洗瘭疽、甲疽、恶疮(时珍,出《外科精义》)。
时珍曰∶麋衔乃《素问》所用治风病自汗药,而后世不知用之,诚缺略也。《素问》∶黄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风。治之以泽泻、术各三、五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后饭者,先服药也。
年深恶疮∶无心草根、钓苓根、野狼毒、白丁香各五钱,麝香一字,为末掺之。
又方∶无心小儿破伤风病,拘急口噤∶没心草半两,白附子(炮)二钱半,为末。每服一字,薄荷酒灌下。(《圣济录》)
无心草(宋《图经》)颂曰∶生秦州及商州,凤翔各县皆出之。三月开花,五月结实,六、七月采根苗,阴干用。性温,无毒。主积血,逐气块,益筋节,补虚损,润颜色,疗泄腹痛。
时珍曰∶麋衔一名无心草,此草功用与之相近,其图形亦相近,恐即一物也,故附之俟访考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