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漆 编辑
蜀漆,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嫩枝叶。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痰,截疟之功效。用于症瘕积聚,疟疾。
别名:七叶、鸡尿草、鸭尿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虎耳草科
属:常山属
种:常山
分布区域: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中文学名:蜀漆
采集时间:夏季
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毒性:有毒
嫩枝叶。
味苦、辛,性温。
归肝经。
祛痰,截疟。
用于症瘕积聚,疟疾。
常山
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金匮要略》蜀漆散)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一、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晒干。
二、炮制方法
1、蜀漆:取原药材,筛净灰屑,拣去杂质。
2、炒蜀漆:取净蜀漆,清炒至微焦为度。或用酒炒。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灌木,高1-2米;小枝圆柱状或稍具四棱,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常呈紫红色。叶形状大小变异大,常椭圆形、倒卵形、椭圆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25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或粗齿,稀波状,两面绿色或一至两面紫色,无毛或仅叶脉被皱卷短柔毛,稀下面被长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稀疏;叶柄长1.5-5厘米,无毛或疏被毛。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有时叶腋有侧生花序,直径3-20厘米,花蓝色或白色;花蕾倒卵形,盛开时直径6-10毫米;花梗长3-5毫米;花萼倒圆锥形,4-6裂;裂片阔三角形,急尖,无毛或被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稍肉质,花后反折;雄蕊10-20枚,一半与花瓣对生,花丝线形,扁平,初与花瓣合生,后分离,花药椭圆形;花柱4(5-6),棒状,柱头长圆形,子房3/4下位。浆果直径3-7毫米,蓝色,干时黑色;种子长约1毫米,具网纹。花期2-4月,果期5-8月。
生于海拔500-1200m的林缘、沟边、湿润的山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嫩枝圆柱形,细弱,有纵皱纹。叶皱缩破碎,褐绿色或黄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长5-17cm,宽1-6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毛或光滑无毛,叶柄长1-2cm。多嗅有特殊闷气,味微苦。以老梗少、叶大不破碎、味浓为佳。
具有抗疟作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及消除血中疟原虫,但作用时间短,故容易复发。对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还有解热作用,催吐作用。
用于疟疾,小儿惊厥,中恶等。
《吴普本草》:“蜀漆,如漆叶,蓝青相似,五月采。”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