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中白 编辑
人中白,中药名。为人科健康人尿自然沉淀的固体物。遍及全国。具有清热降火,止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
别名:溺白垽、溺垽
中药名称:人中白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
科:人科
属:人属
种:人属
分布区域:遍及全国
用量:研末:3-6g;外用适量
健康人尿自然沉洁的固体物。
味咸,性凉。
归肺、心、膀胱经。
清热降火,止血化瘀。
用于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
溺白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粪霜、尿壶垢、尿干子。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1、治疗血汗鼻衄,五七日不住:人中白不拘多少,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入麝香少许,温酒调服。(《经验方》)
2、治走马牙疳:小便盆内白屑取下,入瓷瓶内,盐泥封固,煅红,研末,入麝香少许贴之。(《纲目》)
3、治跌补损伤闪挫,骨伤极重者:白秋霜研极细末。每服五分,好酒调下。(《积善堂经验方》)
4、治偏正头痛:人中白、地龙(炒)等分。为末,羊胆汁和丸芥子大。以新汲水化一丸,注鼻中㗜之。(《普济方》一滴金)
5、治鼻中息肉:人中白,瓦焙为末。每服一钱,温汤下。(《朱氏集验方》)
6、治喉痹,喉痈,喉癣,双乳蛾,口疳:人中白(煅)、青果核(煅)、鸡哺退壳(煅)、儿茶、冰片各等分。研吹。(《理潝骈文》)
7、治口舌生疮:溺桶垽七分,枯矾三分。研匀。拭去涎,掺数次。(《濒湖集简方》)
8、治小儿口疳:人中白(煅)、黄柏(蜜炙焦)等分,为末,入冰片少许,以青皮拭净,掺之。(《积善堂经验方》)
内服:研末,3-6g。
外用:适量,研末吹、掺或调敷。
《本草从新》:“阳虚无火,食不消,肠不实者忌之。”
1、人中白:取原药材,置清水中漂洗4-7天,经常换水,取出,刮去杂质,日晒夜露15天,每日上午翻动1次,以无臭为度,晒干。
2、煅人中白:取净人中白置坩埚内用武火煅至红透时,取出,放凉。
3、飞人中白:取净人中白研成细粉,再水飞至无声为度,倾出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一、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板块状,大小不一,厚3-5mm。表面灰白色,凹凸不平,常有棱状或瘤状突起;底面较平坦。质坚硬而脆,易碎。断面可见明显的粗细不一的层纹。具尿臊气,味微咸。
本品以干燥、色灰白,质坚、无杂质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人中白呈不规则的块片状,大小不等。灰白色或青灰色,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有时一面平滑,另一面松泡而凹凸不平。质坚硬而脆,易碎断,断面起层,有尿臊气。煅人中白形状同人中白,但色较深。呈淡灰色,质松脆。飞人中白为白色粉末。
1、《纲目》:“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
2、《本草经疏》:“溺白垽,其味咸,气凉,无毒,能泻肝、肾、三焦、膀胱有余之火。《本经》疗鼻衄,及《大明》治劳热、肺痿、心膈热、吐血、赢瘦、渴疾者,以其能入诸经泻去火邪也。凉能除热,故又治汤火灼疮。今人以之治口舌生疮、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