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太阳穴 编辑
经外奇穴名称,又名小指尖、盐哮,主治百日咳、哮喘、黄疸、消渴、疝气等。
中文名:手太阳穴
出处:《千金要方》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经外奇穴名,又名小指尖,盐哮
手太阳穴属于上肢部奇穴,又名小指尖、盐哮,现代对其定位为手小指之尖端,距爪甲0.1寸处,其主要功能为清热、理气以达到止咳平喘,清热利湿的功效。
《千金要方》:“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疸。”
《千金翼方》:“鼻中拥塞,针手太阳,入三分,在小指外侧后一寸白肉际宛宛中。”
1、千金要方之手太阳穴
穴位名:手太阳穴,又名小指尖(常用)、盐哮。
位置:手小指之尖端,距爪甲0.1寸处。
取法:小指微屈,于小指尖端去指甲游离缘0.1寸处取穴。
解剖:有手指腱鞘及指深层肌腱,皮肤由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
功效:止咳平喘,清热利湿。
应用:
(1)用于哮喘。刺灸小指尖有止咳平喘之功,可治肺热失宣的支气管哮喘,临床酌配肺俞、尺泽、中府、定喘等以清肺止哮。
(2)用于百日咳。小指尖是治小儿百日咳的效穴。临床可与大椎、肺俞、丰隆、尺泽、列缺等具有清热泻肺、化痰解痉作用的腧穴相伍,以治疗痰热阻滞型百日咳。
(3)用于黄疸、消渴。刺灸小指尖可清热利湿,故可用于黄疸和消渴病的治疗。如治黄疸可酌配肝俞、胆俞、阳陵泉、三阴交等。治消渴可酌配胰俞、肺俞、脾俞、肾俞等。
(4)用于疝气。因寒湿浸肝经的疝气,临床可取小指尖配中封、大墩、肩井、玉泉等共奏暖肝化湿之效。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柱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2、千金翼方之手太阳穴
穴位名:手太阳
位置:小指尺侧缘,指尖后1寸处,左右计二穴。
主治:鼻塞等。
刺灸法:直刺0.3寸。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