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小豆 编辑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 Ohashi),是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纤细,幼时有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托叶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是钻形或卵形的;花是蝶形的黄色花朵,腋生于短的花梗上;荚果线状圆柱形;种子为长椭圆形,通常为暗红色。花期5-8月。 赤小豆与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均有“红豆”之别名。
赤小豆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目前在中国南部存在野生或栽培,朝鲜、日本、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亦有栽培。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长,道路、山地均可种植都可生长,既耐涝,又耐旱,晚种早熟并且其生育期短。
《神农本草经》《蜀本草》《名医别录》载,赤小豆可排痈肿脓血、清热解毒。 古代人们认为大人和小孩中风得病,都是由于疫鬼作祟,故有“赤豆打鬼”说话,所以在腊月初八用红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人们习惯将赤小豆与许多食材烹饪达到食疗健体的效果,如可以催乳瘦身, 可化痰止渴等。
中文名:赤小豆
拉丁学名: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 Ohashi
别名:米豆、饭豆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豆目
科:豆科
属:豇豆属
种:赤小豆
分布区域:栽培面积以中国最大,次为日本、朝鲜、菲律宾及东南亚地区。
赤小豆
植株
果实特征
赤小豆
赤小豆种皮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细胞内含淡红棕色物,光辉带明显。支持细胞1列,呈哑铃状,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并含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和簇晶。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型细胞间隙。
赤小豆与赤豆
赤小豆来源有二,功效应用大致相同,赤小豆偏凉,药用力优;赤豆甘平略偏于补,多当食物。二者已混用。
赤小豆与相思子
相思子
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俗称“红豆”,辛、苦、平,有大毒,与赤小豆不可混用,以免中毒。
赤小豆与木豆
木豆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长,道路、山地均可种植都可生长,既耐涝,又耐旱,晚种早熟并且其生育期短。
赤小豆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目前在中国南部存在野生或栽培,朝鲜、日本、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亦有栽培。
选种
赤小豆
选择千粒重高、极具增产潜力、优质、抗病的品种,例如垦引1号、宝清红、龙小豆、合江1号、日本红、吉111、大红袍等。应重点选择皮薄粒大、颜色鲜艳、籽粒饱满、淀粉粒沙性好的品种种植。
合理轮作
赤小豆喜温,不耐涝,忌连作和重迎茬,最好选择2年以上没种过豆类作物的地块。建议轮作方式:赤小豆-谷子-玉米;赤小豆-玉米-高粱;赤小豆-小麦-玉米。赤小豆喜肥、抗旱,根系比较发达,但入土穿插力不强,宜选用砂壤土,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利于根瘤活动。秋后或早春进行耕翻,耕翻后及时耙地起垄,做到表土细碎平整,上松下实。
播种
播种
中耕除草
赤小豆
用禾耐斯1.4-1.7L/hm2加70%赛克津0.5-0.6kg/hm2;
用乙草胺1.5L/hm2加70%赛克津0.3kg/hm。苗后化学除草可用15%精稳杀得0.5-1.2L/hm2加25%虎威1.0-1.5L/hm2。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后期可人工拔草。
施肥
种植赤小豆总的施肥原则是巧施氮肥,重施磷肥,有区别的施用钾肥,适当增施钼肥和菌肥。可将全部磷肥、钾肥和约1/3的氮肥混合作为种肥、底肥分层施用。应重点在开花初期进行追肥,将种肥施用后余下的2/3氮肥全部开沟施入并及时覆土。花荚期也可进行叶面追肥。一般后期不追施尿素或可根据赤小豆长势适当少追尿素,以免植株贪青晚熟。
适时收获
赤小豆
病虫害防治应以生态调控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为降低环境污染可采用无公害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播前可以采用生物农药如农抗120、科生霉素、苦参素进行拌种。生长期间蚜虫和豆荚螟发生初期(即7月中旬、8月初)可用BT生物制剂和苦参素生物杀虫剂,分别防治1次。
赤小豆
药用价值
赤小豆植株
【功能与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与用量】 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神农本草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适宜人群
赤小豆
注意事项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身体消瘦之人忌食。晋代名医陶弘景说赤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载赤小豆“:久食瘦人。”《本草纲目》载“: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故而在食用赤小豆时应当注意不能久食。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食用价值
推荐菜品
三豆西瓜翠鸭汤
三豆西瓜翠鸭汤
做法: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的沸水中稍焯过,捞出冲净血沫;西瓜皮刮净表皮及红瓤,洗净切大块,然后连同其他洗净的食材一齐放入砂锅内,加3000毫升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这道汤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清热解暑、祛湿解毒等作用,适合一般人群在炎夏酷暑时节食用。
三豆沙葛排骨汤
三豆沙葛排骨汤
做法:先将猪排骨洗净,斩小段;沙葛剥皮,洗净,切厚块;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起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升、白酒少许,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一个半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汤性平和,有良好的健脾滋肾、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利湿解毒等作用,适宜夏天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肾不足、水湿运化不利,或肺胃热盛、阴津不足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
赤小豆山楂薏仁粥
赤豆粥
做法:除粳米外,其他材料放入锅中浸泡30分钟;粳米洗净,倒入浸泡食材的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10分钟后改小火煮20分钟即可,趁热食用。
这道药膳对于痰湿体质兼有心神不安、食欲差等症状有较好作用。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弱、胃酸过多者禁食此方。
化学成分
赤小豆
古代人们认为大人和小孩中风得病,都是由于疫鬼作祟,故有“赤豆打鬼”说话,所以在腊月初八用红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食物名称 | 赤小豆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324 千卡 |
蛋白质 | 20.2 g |
脂肪 | 0.6 g |
饱和脂肪酸 | 0.1 g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0.3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0.1 g |
碳水化合物 | 63.4 g |
不溶性膳食纤维 | 7.7 g |
钠 | 2 mg |
镁 | 138 mg |
磷 | 305 mg |
钾 | 860 mg |
钙 | 74 mg |
锰 | 1.33 mg |
铁 | 7.4 mg |
铜 | 0.64 mg |
锌 | 2.2 mg |
硒 | 3.8 μg |
维生素A | 13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16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11 mg |
烟酸(烟酰胺) | 2 mg |
维生素E | 14.36 mg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