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蚓螈 编辑
蚓螈是蚓螈科蚓螈属动物,亦称“盲裸蛇”。体细长,体表周身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每一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长囊状大腺体和4-6行真皮骨质小鳞,背面褶间小鳞多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眼小,无眼睑。中耳仅有不发达的耳盖骨和耳柱骨,无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舌较大形。有上颌齿和与之平行的犁腭齿各1排,下颌有齿1-2排。头部背腹面的骨片均大而少。椎体双凹型,有残留脊索。肋骨较长,右肺发达,左肺退化。肛裂纵置或横置。已知160余种,分隶7科30余属,中国仅有1属2种。蚓螈广布于环球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尤以南美的种类最多;非洲东西两侧均有分布;在亚太地区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新几内亚,中国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区。除南美的盲游蚓科为水栖外,其余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夜出觅食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在大雨后容易见到,卵生或卵胎生。蚓螈是两栖动物进化中高级阶段的代表。
蚓螈
蚓螈目,即“无足目”,两栖动物中的一目,尾极短或无,无四肢和肢带,蚯蚓状。已知160余种,分隶7科30余属。广布于环球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尤以南美的种类最多(安的列斯群岛无);非洲东西两侧均有分布(塞舌尔群岛有6~7种,马达加斯加岛无);在亚太地区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新几内亚(西称伊里安)。大洋洲及欧洲无分布。中国现有2种,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体细长,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眼小,隐于皮下乃至骨下。眼与鼻孔间有一化学感受触须。 每1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腺体和真皮骨质小鳞,下陷在真皮层内,背面褶间小鳞多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头侧有1可伸缩的“触突”,可能与嗅觉有关。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膜骨所覆盖。雄性泄殖腔壁能翻出成为交接器,体内受精,除1科为水栖外,多数为卵生或卵胎生。孵出时,鳃裂没有封闭,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鳃裂封闭,鳍褶消失,触突明显伸出,而完成变态。在现生两栖类中仅蚓螈目有骨质小鳞,头部骨片间一般无大窝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后者与古两栖类中无大窝孔者相似,可能与壳椎亚纲的缺肢目或晚石炭世的弛顶螈(lysorophus)有渊源关系。中国仅有1属2种,即分布于云南的版纳鱼螈( Ichthyophis bannanicus)与分布于广西的双带鱼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
蚓螈" alt="
蚓螈"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686c9177f3e67097fa2770c3bc79f3df9dc55a6?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蚓螈
鱼螈科有2属36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鱼螈与吻蚓非常相似,有人将二者归为同一科,鱼螈也有很多类似吻蚓的原始特征,但是触突已经位于眼的前方,特征比吻蚓略微进步些。鱼螈科为卵生,雌螈用身体盘绕这些卵直到卵孵出。在我国,有双带鱼螈和版纳鱼螈两种,其中版纳鱼螈曾经被认为就是双带鱼螈,后来才确认为独立的种,它们是无足目在我国的仅有代表。
大型蚓螈,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切碎的鱼虾肉或面包虫都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也能够欣然接受,在食物供给上并不会有任何困难。雌蚓螈将卵在体内孵化并让幼体成长至一定长度才会产下,因此幼体产下后便能够脱离雌蚓螈独立生活。
蚓螈
捕食方式与食物:昼伏夜出,觅食蠕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和尾,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间有触突,体具环褶360个左右,体背棕黑,体侧具一黄色纵带纹,全长约380mm。
分类:两栖纲、无足目、鱼螈科。
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区。
蚓螈
蚓螈
Boulengerulataitanus的幼崽会用牙齿啃噬母亲的皮肤,通过这种方式,母亲在做出伟大牺牲的同时,为孩子的一生创造一个最为理想的开始。实际上,由于这种两栖动物要经历脱皮阶段,这种极端的喂养方式似乎是一种聪明的做法,绝大多数皮肤可因此重新长出来。事实上,Boulengerulataitanus身长可达1英尺(约合30.48厘米),在用自己皮肤喂养幼崽时,身体不会受到伤害。
研究小组报告说,Boulengerulataitanus的南美远亲环管蚓也采取这种怪异的喂养方式。这一发现说明,用身体哺育幼崽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喂养方式,生活在地下的很多蚓螈类动物可能采用同样的方式。经过研究,科学家得以确定Boulengerulataitanus和环管蚓的共同祖先何时出现,据估计,至少生活在1亿年前左右。在《生物学快报》杂志上,他们也同样报告了另一个此前被怀疑的现象,而且同样是被人类无法接受的。威尔金森说:“除了啃噬母亲的皮肤外,环管蚓还会喝掉从母亲下身流出的液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