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 编辑

文房四宝之一

宣纸宣纸

宣纸,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根据气象指标分类,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7℃,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8℃。泾县境内草本植物约计1000余种,适宜宣纸的取材与制造。唐天宝年间,在全国各地运到京城长安的进贡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纸、笔”等贡品,这说明当时宣城郡已生产纸、笔。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2002年8月,宣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宣纸

外文名:Xuan paper

产地名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2002年第75号

批准时间:2002年8月6日

产品特点

编辑

品质特性

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宣纸宣纸

常用规格

感官指标

纸质绵韧,手感润柔,纸面应平整,有隐约竹帘纹,切边应整齐洁净,纸面不许有折子、裂口、洞眼、沙粒和附着物等影响使用的瑕疵。同批产品色调应一致,亮度(白度)差不得大于3%(绝对值)。

常用规格、重量及偏差

宣纸常用规格、重量及偏差见表1。

尺寸偏差及每刀重量允许差(表1 )

品 种

规格/mm

尺寸偏差/mm

每刀重/kg

每刀允许差/g

四尺单

690x1380

700x1380

±3

2.40

+100 —100

重四尺单

2.95

+100 —150

棉连

2.15

+100 —100

四尺夹

3.65

+150 —150

四尺二层

4.10

+150 —200

四尺三层

5.55

+150 —250

罗纹

2.15

+100 —100

皮四尺单

3.05

+150 —150

皮棉连

2.45

+100 —100

扎花

1.50

+100 —100

五尺单

840x1530

3.20

+100 —150

五尺夹

5.15

+100 —250

五尺二层

5.40

+150 —250

五尺三层

7.00

+200 —350

皮五尺单

3.80

+100 —150

六尺单

970×1800

5.00

+150 —250

六尺夹

7.30

+250 —350

六尺二层

7.90

+200 —350

六尺三层

10.00

+300 —500

尺八屏

530×2340

3.15

+100 —150

八尺匹

1242x2484

21.00

+2100 —2100

丈二宣

1449x3675

37.50

+3750 —3750

丈六(露皇)

1932x5037

67.50

+4000 一10000

二丈(千禧)

2460x6530(毛边)

注1:宣纸为平板纸,以100张为1刀。

注2:也可按订货合同执行。

注3:每刀允许偏差只作推荐性要求。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理化指标(表2)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 标

特种净皮类

净皮类

棉料类

紧度

g/cm3

0.35±0.04

亮度(白度) ≥

%

70.0

裂断长纵横平均 ≥

km

2.50

2.20

1.70

续(表2 )

指标名称

单位

指 标

特种净皮类

净皮类

棉料类

撕裂指数纵横平均 ≥

mN·m2/g

9.2

8.2

8.O

湿强度纵横平均 ≥

mN

440

390

320

润墨性

方法一(见附录B)

应符合标准样要求

方法二(见附录C)

A

2.3~3.5

D

%

27.0~33.0

25.0~35.0

22.0~38.0

S

0~5

0~6

0~7

耐老化白度(绝对值)下降 ≤

%

5.0

吸水性

纵横平均

mm

12~20

纵横差 ≤

3.0

伸缩性

受湿后平均伸长 ≤

%

0.75

干燥后平均收缩 ≤

1.00

尘埃度

0.5 mm2~2.0 mm2 ≤

个/m2

68

88

100

其中:不多于0.3 mm2~1.5 mm2(黑)

24

28

32

大于1.5 mm2(黑)

不许有

双浆团

个/m2

不许有

水份 ≤

%

10.0

注:方法二暂不作型式检验和交收检验的依据。

试验方法

1 试验应在GB/T 10739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试样采样按GB/T450规定进行。

2 宣纸的原料组成按GB/T 4688进行测定。

3 纸张尺寸按GB/T 451.1规定进行测定。

4 定量按GB/T 451.2规定进行测定。

5 理化指标

5.1紧度

按GB/T 451.3规定进行测定。

5.2亮度(白度)

按GB/T 7974的规定或GB/T 8940.1规定进行测定。仲裁时按GB/T 7974规定进行测定。

5.3裂断长纵横平均

按GB/T 453规定进行测定。

5.4撕裂指数纵横平均

按GB/T 455规定进行测定。

5.5湿强度纵横平均

按GB/T 465.2规定进行测定,浸水时间为10 min。

5.6润墨性

按附录B或附录C规定进行测定,仲裁时按附录B规定进行测定。

5.7耐老化白度(绝对值)下降值

按GB/T 464.1的规定,连续加热72 h,测定老化前、后的试样白度,计算差值。

5.8 吸水性

切取宽15mm,长250mm的纵横向试样各5条,一端夹在吸水性测定仪的夹纸器上,将试样另一

端垂直插入水温为(23±1)℃的水中5 mm;待液面升到试样20 mm高度时开始计时。60s后从20 mm

高度起读出其液面上升高度,以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精确至1 mm。

5.9 伸缩性

按GB/T 459规定进行测定。

5.10 尘埃度

按GB/T 1541规定进行测定。

5.1 1 双浆团

切取试样1m×lm面积为1m2的纸,对着光亮检查两个单根纤维束连接的,形似哑铃状的浆团,

数出总的个数表示测定结果。

5.12 水分

按GB/T462的规定进行测定。

5.13 外观

采用目测方法。

检验规则

1 交收检验

1.1 同类产品以一次交货数量为一批,样本单位为刀。

1.2生产应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交货时,应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成刀纸切边应盖有清晰印章。

1.3 交收检验时,检查项目的检查水平、抽样检查方案及合格质量水平(AQL)等按表3规定进行。

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表3)

批量/刀

正常二次检查抽样方案 检查水平S-4

不合格的分类

样本大小/刀

B类不合格品

C类不合格品

B 类

不合格

C 类

不合格

AQL=6.5

AQI=l0

Ac

Re

Ac

Re

26~300

3

3(6)

0

1

2

2

润墨性

伸缩性

吸水性

湿强度

耐老化

紧度

亮度(白度)

裂断长

撕裂指数

双浆团

尘埃度

交货水分

外观瑕疵

5

5(10)

0

1

2

2

0

3

3

4

301~500

8

8(16)

0

3

3

4

1

4

3

5

501~l200

13

13(26)

1

4

3

5

2

6

5

7

1201~10000

20

20(40)

2

6

5

7

3

9

6

10

1.4判定规则

1.4.1 若同时出现B类和C类不合格产品时,在符合B类不合格品Ac、Re判定要求的前提下,同

时只有在B类和C类不合格品之和小于或等于C类不合格品的Ac值时,则判为批合格;若大于C类不合格品的Re值,则判为批不合格,若小于Re且大于Ac,则进行第二样本的测定和判定,判定方法

同前。

1.4.2 理化指标检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副牌(合格品),但不得同时超过两项:

a) 裂断长低于规定10%以内者;

b) 撕裂指数低于规定5%以内者;

c) 亮度(白度)低于规定2%(绝对值)以内者;

d) 尘埃度超过规定20 9/6以内者。

2 型式检验

2.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技术指标:

a) 产品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b) 正常生产,每半年进行一次;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2.2 型式检验采用抽样检验,在一个周期内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

2.3 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指标对样品进行检验,符合时判为合格。

2.4 型式检验不合格的,可进行一次复检,复检合格判为合格,复检不合格判为不合格。

注:由于篇幅限制更多内容请参考:GB/T 18739-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宣纸

历史渊源

编辑

宣纸宣纸

唐天宝年间,在全国各地运到京城长安的进贡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纸、笔”等贡品,这说明当时宣城郡已生产纸、笔。

宋元年间,曹氏一支辗转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后,开始了全面系统地以青檀皮为原料制作“宣纸”的历程。

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皇室监制的“宣纸”加工纸的出现。

产地环境

编辑

泾县环境泾县环境

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根据气象指标分类,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7℃,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8℃。泾县境内草本植物约计1000余种,适宜宣纸的取材与制造。

生产情况

编辑

截至2015年底,泾县有大大小小300多家宣纸和书画纸生产企业,获得宣纸生产资质的15家,年产宣纸约800吨左右。

宣纸宣纸

产品荣誉

编辑

1915年,宣纸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2002年8月,宣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2009年9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7月27日,宣纸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地理标志

编辑

地域保护范围

宣纸保护范围以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荐泾县列为宣纸原产地域的函》(宣政秘〔2002〕65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分类

宣纸按原料的配比分为三类:特种净皮类、净皮类、棉料类,也可根据合同要求或生产方特殊要求进行配比。

宣纸质量等级分为正牌和副牌(优等品和合格品)。

要求

原料要求

青檀皮

在泾县及周边地区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带生长的青檀树,组织均匀、纤维匀整、三年左右嫩枝的韧皮组织。

沙田稻草

取自泾县及周边地区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长的纤维长、韧性强、不易腐烂的金黄色稻草。

取自泾县境内的山泉水。

工艺要求

选料

青檀皮料加工程序

伐条、蒸煮、浸泡、剥皮、日光晒干、皮坯

燎草加工程序

选草、切草、捣草(破节)、埋浸、洗涤、渍灰、堆积、洗涤、日光晒干、草坯

蒸煮、涤、日光摊晒、蒸煮、洗涤、日光摊晒、燎草

制浆

青植皮料

皮坯—浸泡一蒸煮一洗涤一压榨—选检一漂白一洗涤一压榨一选检一打料一洗涤—漂白檀皮纤维料

草料

燎草—鞭草—打料—洗涤漂白—漂白草纤维料

配料

草料粉碎—配合筛选—打匀洗涤全料

青檀皮料

制纸

全料配水—配胶—捞纸—压榨焙纸—选纸—剪纸—成品

专用标志使用

标志、标签、包装

应符合GB/T10342规定,标注地理标志产品标志、产品名称、原料(或原料与配料)、规格尺寸、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执行产品标准号;或按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还应有“怕湿”等警示标志。

运输

运输时应使用有篷而洁净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不得曝晒、雨淋、受潮,不得剧烈碰撞。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

下一篇 侗族大歌

上一篇 蒙古族长调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