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蜥螈 编辑
蜥螈(seymouria)是产于北美下二叠统上部的一种小型四足类。最早的蜥螈形类出现在石炭纪。蜥螈头骨及牙齿特征与两栖类相似,但又具有很多爬行类的特征。脊椎的神经弧宽大,间椎体退化,肩带中的间锁骨有一个长的中央骨干,肠骨扩张,具有两个荐椎,趾骨排列特征也与早期爬行类相似。由于形态上的这些进步性,故蜥螈被认为是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过渡的中间类型动物。
蜥螈
蜥螈
蜥螈是生活在二叠纪早期的小型四足动物,它所在的地质时代较晚,作为爬行类的祖先就该更早些,但它的结构则可肯定是介于爬行类和两栖类之间的,蜥螈的头骨上还保留有两栖类的特征,例如,有上颞骨和间颞骨,有明显的耳缺,上下颌的边缘有迷齿类的尖锐的牙齿,另一方面,蜥螈的头后骨胳,却具有许多爬行类的特征,例如,脊椎的侧椎体已经增大,间锁骨已经出现一对长柄,两个荐椎,趾骨的排列方式也和爬行动物一样。
蜥螈很象一种叫做石炭蜥的迷齿类两栖动物。例如,它的头骨顶部是完全盖着的,迷齿类头骨的全部骨片都仍然保留着;在上下颌的边缘上也长着迷齿类那样的尖锐牙齿,特别是腭骨上还有一些迷齿类那种典型的大牙齿;而且,它那连接头骨与颈椎的枕髁也像石炭蜥一样只有一个。
爬行动物特征
蜥螈
那么,蜥螈究竟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呢?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显然取决于蜥螈是像现代爬行动物那样在陆地上产羊膜卵还是像现代两栖动物那样回到水中去产卵。遗憾的是,古生物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我们提供有关这一问题的线索。但是,古生物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蜥螈作过详细的研究,发现许多化石材料显示蜥螈有两性二态的特征——一些个体的尾椎骨下面突出的第一个脉弓距离腰带后方甚远,而另外一些个体的相应脉弓则距离腰带后方较近。据此推测,那些脉弓与腰带后缘距离远的个体表明脉弓与腰带后缘之间肯定存在一个相当大的裂口,这样的个体代表雌性,大的裂口正体现了对于大的羊膜卵通过泄殖腔通道的适应。如果把这种推测联系着头后骨骼的种种爬行动物特征来分析,蜥螈就应该属于爬行动物无疑。
新注:百科另一词条“石炭螈目”目前版本中提及蜥螈的蝌蚪态被发现,因此证实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特征
但是,从头骨与牙齿的特征来看,确实又不能把蜥螈与两栖动物完全割离开来。而且,一些与蜥螈相近似的属还保留了一些更加明显的两栖动物特征,例如,欧洲发现的圆盘蜥的幼体依然用鳃呼吸。
然而,正是这种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证据说明了动物进化的真谛。即使是一个物种的进化,也并不是在所有方面平均一致地发展的。一种动物可能在一些特征上是进步的,但是在另外一些特征上却是原始的,这种情况被称为“镶嵌进化”。蜥螈的这种镶嵌进化特点正表明了它们是介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的奇妙的中间类型。因此,更有把握地推测,爬行动物起源于蜥螈或是类似于蜥螈那样的两栖动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