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毛滴虫 编辑
口腔毛滴虫属肉足鞭毛门、动鞭纲、毛滴虫目、毛滴虫科、毛滴虫属,是可在人体口腔内发现的另外一种口腔原虫,常与齿槽化脓同时存在。
中文学名:口腔毛滴虫
门:肉足鞭毛门
纲:动鞭纲
目:毛滴虫目
科:毛滴虫科
属:毛滴虫属
口腔毛滴虫
辨别口腔毛滴虫与阴道毛滴虫
据现有调查研究表明,口腔科疾病中以牙结石、口腔卫生不良和冠周炎口腔毛滴虫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2%和48.8%;牙龈炎、牙周炎和龋齿较高,分别为37.6%和33.7%;而其他如口腔溃疡、牙磨损及釉质发育不全等明显偏低,只有28.1%。可见口腔毛滴虫与口腔科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口腔毛滴虫在口腔卫生不良及龋齿和牙周炎症部位更容易黏着、聚集,在滴虫寄生部位常伴有大量梭杆菌和螺旋体,而后者在牙周袋及菌斑的细菌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也有人认为致病菌的繁殖为齿龈内阿米巴、口腔毛滴虫等口腔原虫提供了生存条件,原虫酵解宿主上皮细胞的糖原获得能量,降低了口腔的酸度,又为口腔致病菌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另外,曾有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隐窝内查见该虫的报道。
口腔毛滴虫诊断
口腔毛滴虫的流行呈世界性分布。1988-1992年全国寄生虫感染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0个省(区)6684人中,感染人数为1 163人,平均感染率为17.4%,其中口腔门诊病人平均感染率为6.33%。从各地感染调查情况分析,儿童感染率低于成年人。口腔毛滴虫在外界有较强抵抗力,室温下可存活3-6天,水中可生存10一12小时。接吻是该虫的直接传播方式,也可通过飞沫和被污染的食物、餐具间接传播。人体一经感染即很难消除,故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该虫的最有效方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