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犯胃 编辑

中医病证名

外邪犯胃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外感寒、热、湿等外来邪气侵袭入内,侵犯于胃,导致胃的功能异常,出现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的病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外邪犯胃

常见发病部位:胃

常见病因:因外感寒、热、湿等外来邪气侵袭入内

常见症状:突发呕吐,吐物清冷,胃脘不适或疼痛,伴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全身不适,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或指纹红

临床表现

编辑

突发呕吐,吐物清冷,胃脘不适或疼痛,伴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全身不适,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或指纹红。

病因病机

编辑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外来各种邪气伤胃,皆可引起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

辨证要点

编辑

有感受风寒等外邪的诱因,以胃脘、腹部冷痛,痛势急剧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治法

编辑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常用方剂

编辑

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中药

编辑

藿香、紫苏叶、陈皮、姜半夏、白术、茯苓、大腹皮、厚朴、甘草、扁豆、木香、神曲、生姜、大枣。

转归预后

编辑

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可以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而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腑气不通,腹痛剧烈拒按,导致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或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若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

下一篇 饮食不节

上一篇 贲门失弛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