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性皮肤病 编辑
常见的物理因素可分为热性因素(如炎热的天气及闷热的工作环境)、冷性因素(寒冷、潮湿的环境)、光线性因素(如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见光)、放射性因素(如X线、β线或γ线照射)和机械性因素(机械性摩擦或压迫)等。
1.热性皮肤病
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食欲减退、乏力、头痛、嗜睡、眩晕等,甚至可累及其他脏器,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常见的热性皮肤病包括痱子、夏季皮炎、热激红斑、烧伤等。
2.冷性皮肤病
多由寒冷、潮湿等综合因素导致。表现为皮肤苍白、水肿,后转为暗红色,自觉症状有瘙痒、刺痛、麻木等感觉异常。常见的寒冷性损伤包括冻疮、冷红斑、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凝集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等。
3.光线性皮肤病
日光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人体后,可引起皮肤急、慢性炎症变化,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的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及抓痕、结痂;严重者甚至激发皮肤的癌前期病变及诱发皮肤癌。常见的光线性皮肤病包括日晒伤、植物-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光线性角化病、牛痘样水疱病、烟酸缺乏症。其中,烟酸缺乏症是由光促发或加重的疾病。
4.放射性皮肤病
常见疾病为放射性皮炎。X线、β线或γ线照射人体后,可引起皮肤急、慢性炎症变化。急性放射性皮炎为急性皮肤和黏膜的炎症性损害,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糜烂、溃疡等及局部毛发脱落,严重者有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放射性皮炎为慢性增生性、变性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瘙痒等。
5.机械性皮肤病
皮肤长期受到机械性摩擦、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局部皮肤过度角化、皲裂甚至坏死。常见疾病包括鸡眼、压疮。
体格检查可见典型皮肤损害。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皮肤损害的表现也不同,或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及结痂,或表现为皮肤苍白、水肿,或表现为局部皮肤过度角化。
根据发病季节(夏季、冬季多见)、病史(长时间日光照射或接触射线)、典型皮损可诊断。炎热环境导致的皮肤损害以皮肤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表现为主;寒冷环境导致的皮肤损害以皮肤苍白、水肿,自觉症状瘙痒、刺痛、麻木等感觉异常为主。
1.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为主,以消炎、收敛、止痒、止痛为治疗原则。可选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等。寒冷性皮肤病严重时,可用硝苯地平、烟酰胺、地巴唑及阿司匹林等。
2.全身治疗
以口服药物为主,可选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皮肤干燥、粗糙者可给予维生素A治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