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胫散 编辑
赤胫散(Persicaria runcinata var. sinensis (Hemsl.) B. Li)蓼科蓼属植物,头状花序较小,直径5-7毫米,数个再集成圆锥状;叶基部通常具1对裂片,两面无毛或疏生短糙伏毛。
产河南、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生山坡草地、山谷灌丛,海拔800-39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及四川峨眉山。
根状茎及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
(概述图数据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
中文名:赤胫散
拉丁学名:Persicaria runcinata var. sinensis (Hemsl.) B. Li
别名:土竭力、花蝴蝶、花脸荞、荞子连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石竹目
科:蓼科
属:蓼属
分布区域:分布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
茎
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或被细白毛,或近无毛。
叶
赤胫散
花
头状花序簇生于枝顶,通常成对,总花梗有腺毛;花被5裂,粉红色,沿背部为绿色;雄蕊8,花丝较花被短;柱头圆球形,3裂。
果
瘦果卵圆形,具3棱,黑褐色有细点。花期7-8月。
羽叶蓼
赤胫散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茎近直立或上升,高30-60厘米,具纵棱,有毛或近无毛,节部通常具倒生伏毛,叶羽裂,长4-8厘米,宽2-4厘米,顶生裂片较大,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侧生裂片1-3对,两面疏生糙伏毛,具短缘毛,下部叶叶柄具狭翅,基部有耳,上部叶叶柄较短或近无柄;托叶鞘膜质,筒状,松散,长约1厘米,有柔毛,顶端截形,具缘毛。花序头状,紧密,直径1-1.5厘米,顶生通常成对,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边缘膜质;花梗细弱,比苞片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长卵形,长3-3.5毫米;雄蕊通常8, 比花被短,花药紫色;花柱3,中下部合生。瘦果卵形,具3棱,长2-3毫米,黑褐色,无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4-8月,果期6-10月。
羽叶蓼
赤胫散
赤胫散
赤胫散
栽植
每穴栽2株,填土区紧,施人畜粪水及草木灰,最后盖细土与畦面齐平。
整地
赤胫散
赤胫散
赤胫散
株丛矮小,叶美观,可用于布置花境或用于园路边、林缘及疏林下片植观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