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奥友峰 编辑
卓奥友峰(Cho Oyu)海拔8201米(另有海拔8188米的测量数据),是世界第六高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位于东经86°39'39"、北纬28°5'39"。卓奥友峰以东北—西南山脊为界,北部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境内。
“卓奥友”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大尊师”。卓奥友峰山势魁伟,巍然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28.1公里。卓奥友峰有五条主山脊,山体常年积雪,四周雪峰林立,层峦叠嶂,十分壮观。
2023年10月1日9时15分,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卓奥友峰。这是中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中文名:卓奥友峰
外文名:Cho Oyu
地理位置:日喀则市定日县中尼边境上
门票价格:免费
所属国家:中国—尼泊尔
海拔:8201米(另有海拔8188米的测量数据)
排名:世界第六高峰
首次登顶:1954年10月19日
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藏语又称乔乌雅)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8.86米) ,西邻世界第十四座高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地球上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卓奥友峰排名第六。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另有海拔8188米的测量数据),地处东经86°39'39"、北纬28°5'39"。
相传:这些“神”掌管着这一地区的幸福平安大权,对通过这个区域订有清规戒律。如只允许牛羊通过,不允许马驴来往,并派一座马头状的岩石山来看守门户。相传凡是高头大马通过必遭雪崩而亡。曾有一个富商为能从此而过,将马头上按两个牛角,结果刚刚过山口就人仰马翻、滑坠于山下,从此再没有马、驴敢从此通过。传说毕竟是传说。然而在卓奥友峰的周围林林总总的雪峰岩峰尖俏,直插云霄,试比高低。一道道银蛇般的冰川和那些千奇百怪、形状各异的冰塔林,把这群山峰烘托得格外绚丽多姿,气势不凡。
卓奥友峰西侧山下海拔5700米处,是兰巴冰川的源头——著名的兰巴山口。距兰巴山口南侧10公里处是兰巴冰川,山口北边长14公里,是加布拉冰川。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这两条冰川粒雪发育充足,两条冰川的下部形成扑朔迷离迷宫式的冰塔林、形态各异冰蘑菇点缀在冰川终碛。冰川的两侧山谷为陡峭岩壁、壁下为滚石区。也有冰川消融而形成的冰川湖。
在兰巴山口下有一条通向南北的小路,它是中国、尼泊尔、印度人民友好往来的民间通道之一。
1959年,法国女登山家郭刚率领国际女子登山队登顶未成,遭遇不幸。
进入80年代,曾有更多国家的登山探险队从中尼两侧胜利攀上顶峰。1985年5月5日由奥地利、瑞士、西德、美国、荷兰五国组成的国际联系登山队在奥地利著名登山家斯史克·马克思先生的率领下登山卓奥友峰,成为第一支由中国一侧征服卓峰的登山队。
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以东北—西南山脊为界,北部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境内。卓奥友峰周围雪峰林立,层峦叠嶂,偏西北方向是7022米的觉悟吓北峰,正北方向是7309米的四光峰,正东方向有7952米的格重康峰,西南方向有7351米的乔乌衣峰、7175米的乔格茹峰和7134米的赤仁玛峰。
卓奥友峰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28.1公里。卓奥友峰主要有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和西侧五条山脊,北坡西山脊是传统路线。其峰体常年被积雪和无数条冰川覆盖。
卓奥友山中气象万千。现代冰川的发育良好,在海拔5700米以上的峰面,是加布拉冰川中下游的消融区。这个区域内,冰塔林触目皆是。冰塔消融而成的冰水,汇聚成一个冰湖。受冰湖的侵蚀,冰塔之间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冰沟、冰谷、冰洞、冰桥,形成一个动静相间,高低不平,绮丽壮观的冰世界。海拔6900~7200米之间是冰瀑区。这里地形陡峭,悬挂在山表的冰川像一个个飞泻而下的固体瀑布,气势非凡,但给攀登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
攀登历史
1954年10月19日,奥地利登山队在夏尔巴人的帮助下,一共四人沿西北坡登顶成功,实现了卓奥友峰的首次登顶。1985年5月1日,西藏登山队九名队员在队长仁青平措的带领下沿西北坡登顶卓奥友峰,这是西藏登山队第一次单独攀登八千米以上的高峰并取得成功,也是我国登山队首次登顶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
1994年9月30日,“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卓奥友峰。
1998年4月21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登山队唐元新、张春柏、高永宏登顶成功,填补了国内业余登山团体登顶8000米以上山峰的空白。
卓奥友峰
2004年9月21日,杭州业余登山爱好者陈思齐无氧登顶卓奥友峰,这是中国民间山友第一次无氧攀登8000米级山峰成功。
2004年9月28日,罗丽莉成功登顶卓奥友峰,她是第一位成功登顶该峰的汉族女性。
2008年10月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登顶卓奥友峰。
2014年,中国登山者董红娟(又名静雪)登顶卓奥友峰 。
2023年10月1日9时15分,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卓奥友峰。这是中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此次科考将完成峰顶自动气象站架设和冰雪测厚,获取峰顶冰芯与岩石样品,采集极高海拔梯度雪冰与岩石样品,观测冰川退缩对冰缘生态系统及其碳源汇过程影响关键数据,收集极高海拔人体健康动态调查样品和数据。
攀登难度
攀登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以南的南帕拉(Nangpa La)冰封小径,海拔约5800米,是西藏和库姆布(Khumbu)山谷之间贸易线的一部分。
卓奥友峰由于冰川及恶劣天气影响,攀登极为不易。1954年,奥地利登山队终于完成了卓奥友峰的首次登顶。
据资料记载,这座山峰在1921年以前,几乎没有人了解其真面貌,虽然它一直被称为是最容易攀登的8000米级高峰(登顶死亡率是2%)。然而从1951年以前似乎没有人对它侦察过,更没有人登顶此峰。1952~1964年先后十余年,有英国、奥地利、法国、印度、西德等国家的登山家们,从加德满都出发,沿兰巴冰川向北,攀登过这座山峰,其中奥地利、印度和西德的登山队获得成功。
攀登路线
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北坡偏西的攀登路线是一条比较成熟的攀登路线,也是通常说的西北路线或传统路线。
卓奥友峰
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几乎都是行走在冰雪覆盖的山脊,且路线较长,积雪深的时候行走非常困难,对登山者的体能要求很高。尤其在海拔6850米处还要攀登一处高度约10米左右、坡度接近90度的冰雪坡,这对登山者的体能和技术要求都非常高。这是攀登卓奥友峰的第一个难点。二号营地海拔7100米,为一片坡度在15度左右的开阔平台。
卓奥友峰
天气好的情况下,从三号营地冲击顶峰,一般情况下都将下撤到一号营地,体能好的登山者,当天就可以下撤到海拔5700米的前进营地。
注意事项
首先,在准备攀登卓奥友峰之前,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因为该峰是八千米级的山峰,在全世界十四座八千米级山峰中排行老六,并且攀登路线漫长,所以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和毅力,否则很难梦想成真,有许多登山者在数日的连续攀登之后,体力严重透支,最后不得不放弃突顶,还有的队员由于体力不支,登顶下撤时非常疲惫,以至酿成大祸。还要特别注意高原反应,这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要用携氧片,抗高反。
其次,在海拔6850米和海拔7750米的两个难点处,需要良好的攀冰和攀岩技术,同时还要会熟练地使用上升器和下降器,否则上下这两个难点时,非常不安全,所以在攀登之前一定要学习并掌握攀冰和攀岩的技术,以达到熟练地操作上升器和下降器的目的。
第三,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之间的路线,以及从三号营地到顶峰之间的路线,都很长并且有时积雪过膝,如遇风大时很容易造成冻伤,所以在攀登时一定要注意防风和保暖,同时在风大情况下行军,要降低身体重心,注意避风。
卓奥友峰
到达定日后再沿简易公路南下40多公里,就可到卓奥友峰北麓,直抵加布拉冰川末端的登山大本营。这里海拔4959米,地形开阔、避风,且水源充足。
卓奥友峰
在2023年卓奥友峰科考中,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成的古生物分队在卓奥友峰地区获得重大发现: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为当时的6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
三叠纪鲨鱼牙化石
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成的古生物分队,以及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巅峰使命”卓奥友峰与希夏邦马峰古生物科考分队,在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科考队员发现异形菊石,描绘出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前一些生物类群已发生遗传紊乱。科考队员在卓奥友峰4800多米发现了上新世的小檗、栒子、云杉等化石,认为在距今500万年的上新世早期地层中,有一片针叶林群落,证明当时喜马拉雅山脉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已超过3000米海拔高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