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苏辉石 编辑
中文名:紫苏辉石
外文名:Hypersthene
类别:斜方辉石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学科:矿物学
作用:岩浆结晶作用、变质作用
紫苏辉石
紫苏辉石化学成分为(Mg,Fe)2。为顽火辉石Mg2—正铁辉石Fe2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的一种,含Fe2分子30—50%。紫苏辉石属于斜方双锥晶类,晶体呈短柱状,不规则粒状,常见带状构造。
正辉石亚族是由顽火辉石Mg2和正铁辉石Fe2两个端员组分构成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其中间成员为古铜辉石和紫苏辉石。Fe2分子含量10%以下者为顽火辉石,10%~30%为古铜辉石,30%~50%为紫苏辉石,50%以上为正铁辉石。
紫苏辉石
单晶体通常呈平行c轴延伸的短柱状。常见单形有(100)、210、010、001、110、211等。在岩石中常呈不规则的粒状,散布于整个岩石里。常与斜辉石亚族矿物形成有规则的定向附生体。
物理性质
紫苏辉石
比重:3.3~3.6
解理:(210)解理完全
颜色:绿黑色或褐黑色。
光泽:玻璃光泽。
光学性质
辉石类矿物具有一些共同的光性特征,在薄片中,多数为无色或带有浅绿色、浅褐色色调(霓石例外,为绿色)。晶形为短柱状,横切面为八边形或四边形。解理发育完全,纵切面可见一组解理,横切面可见两组近于正交的解理,解理夹角为87°或93°。具有正高突起,干涉色一般为二级顶部,个别可达四级(如霓石),最大双折率一般为0.021~0.031,最高可达0.060左右,最大消光角一般均大于25°(Ng∧C)。绝大多数辉石为二轴正晶,只有紫苏辉石和霓石为负光性,2V一般均大于50°,只有易变辉石较小(0~30°)。斜方辉石均为平行消光,均为正延性,单斜辉石以斜消光为主,以正延性为主。
岩浆作用或变质作用产物,主要见于基性岩的紫苏辉长岩中。有时在安山岩中呈斑晶出现。在变质岩中,见于角闪岩、变粒岩、片麻岩。可以形成典型的紫苏花岗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