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鸟 编辑
犀鸟,是脊索动物门鸟纲佛法僧目犀鸟科热带森林鸟类。约有45种。种类不同体长也就不一,其头大,足扁;长嘴和嘴基部的突起引人注意;嘴长能达到身长的1/3或者1/2;眼睛上还长有粗长的眼睫毛;羽衣由棕色或黑色羽毛组成,上面通常都有鲜明的白色斑纹;因头上有一个外形像犀牛的角一样的盔突而故名。犀鸟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南部以及广西南部地区,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地也有分布。喜欢栖息在密林深处的参天大树上,雄鸟白天忙过后,夜晚还会栖息在洞外树上,站岗放哨,警惕着周围。喜欢吃果实,有时也捕食昆虫,爬行类、两栖类等小型动物,如老鼠、蛙类、蛇、蜥蜴等。每年的春夏之交,成对的雌雄犀鸟会建巢,等巢建好后,雌鸟便开始产卵。一般每只犀鸟一次产卵1-4枚。经过28-40天,小犀鸟破壳而出。野生犀鸟的寿命未知,但小型的人工饲养种类通常可以活20年以上,较大种类的可超过50年。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配偶,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所以犀鸟也被誉为“钟情鸟”,非洲土著居民中便有把犀鸟当成爱情忠贞的象征。马来西亚的伊班族人崇拜犀鸟,所以把其奉为神灵,而且每年都要举行犀鸟节,这个节日又被称为丰收节。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要盛装打扮进行祭鸟活动。祭鸟时的祭品为猪肝,人们会以猪肝的颜色和纹理来推断当年的凶吉祸福。
左图.冠斑犀鸟 右图双角犀鸟
红嘴弯嘴犀鸟
斑犀鸟“生儿育女”非常小心。它们在洞底垫上衔回来的腐朽木质,上面铺些柔软的羽毛,等到产房“装修”完后,雌鸟便开始产卵。一般每只犀鸟一次产卵1~4枚,卵纯白色。产完卵后的雌鸟就开始和产房外的雄鸟合作,把产房的门堵上。雄鸟从外衔回泥土,雌鸟就从胃里吐出大量的黏液,掺进泥土中,连同树枝、草叶等,混成非常粘稠的材料,用它把树洞封起来,仅留下一个能使雌鸟伸出嘴尖的小洞。这样雌鸟在孵化期间就不用怕蛇、猴子等天敌来伤害,安心地孵化自己的小宝贝了。
雌犀鸟的饮食完全由雄犀鸟来照顾,这时的雄鸟,正四处奔忙寻找食物,为妻子提供食物。每当雌犀鸟把嘴伸到洞口的时候,雄犀鸟就会把自己嘴中的食物送到雌犀鸟嘴中。经过28~40天,小犀鸟破壳而出。雌犀鸟再用嘴把洞口啄开,为自己解除“禁闭”,和雄犀鸟一起哺育雏鸟。经过6~8周的时间,小犀鸟慢慢长大,就可以离开巢穴自己觅食了。这种奇特的育雏方式,有利于保护后代免受蛇类和其他禽兽的侵害。
犀鸟
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它的嘴和盔突是中空的,里面如同蜂可咐,充满了空隙,这样能够减轻重量,虽然轻巧却非常坚固 。
犀鸟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身型庞大的犀鸟,飞行速度较慢,飞翔时翅膀发出极大的声响,就像天上过飞机一样,而且停落在树顶时,不时地发出响亮而粗历的鸣叫声,连续不断,能传出很远,如同马嘶一般。
双角犀鸟
白冠犀鸟
白喉犀鸟

地犀鸟

凤头犀鸟

冠斑犀鸟(左雌右雄)

黑白噪犀鸟

黑喉美洲咬鹃

黑盔噪犀鸟

红脸地犀鸟

红嘴弯嘴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左雄右雌)

花冠皱盔犀鸟

盔犀鸟

蓝喉皱盔犀鸟

马来犀鸟

南黄弯嘴犀鸟

扭嘴犀鸟

双角犀鸟(雄)

苏拉皱盔犀鸟(左雌右雄)

锈颊犀鸟

印度灰犀鸟

棕颈犀鸟(雌)

棕颈犀鸟(雄)

棕犀鸟
沙捞越的土著保存着许多与犀鸟崇拜有关的习俗,十分有趣。在他们居住的长屋里放置尽可能多的犀鸟雕刻被视作是一种无上荣光,他们认为这些华丽而鲜艳的雕刻是献给神最好的贡品,在每年的“鸟节”上,以犀鸟雕刻祭神是一种必须的仪式。这一习俗从猎人头时代保留至今。此外,当地的舞蹈中也有模仿犀鸟飞翔的动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