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长石 编辑
奥长石(oligoclase)又称更长石,旧称钠钙长石,斜长石的一种,常见于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片麻岩。它常与正长石共生。奥长石长石并没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属硅酸盐矿物-架状硅酸盐矿物-长石族。一般为无色,灰色或褐色,可以做玻璃或陶瓷工业原料;混合钠长石或金属矿物后,呈肉红色并由于含鳞片状镜铁矿细微包裹体而显现金黄色闪光的变种,称为日光石(Sunstone),产出较少,属于中档宝石。
中文名:奥长石
外文名:Oligoclase
别名:更长石,钠钙长石
化学式:Na1-xCaxAl1+xSi3-xO8
颜色:无色,灰色或褐色,带白色条痕
硬度:摩氏硬度 6—6.5
主要用途:作为玻璃或陶瓷工业原料
奥长石
特征类型 | 特征描述 |
---|---|
别称 | 更长石,钠钙长石 |
矿物类别 | 硅酸盐矿物-架状硅酸盐矿物-长石族 |
晶系 | 三斜晶系,C1- |
结晶习性 | 常呈平行(010)的板状形态,集合体成块状或粒状等各种形态。双晶中最常见钠长石律和肖钠长石律双晶 |
成份 | 由端员矿物钠长石Na和钙长石Ca组成的类质同像系列,Na 所占百分比 日光石(Sunstone)的成分为钠奥长石,又称金星长石,太阳石,日长石等,其中有许多排列整齐、颜色鲜红的矿物小片,小片在光照射时,反射出千万个金光闪闪的亮点,好似太阳四射的光芒,照耀着大地,传说它是太阳神赐给人类的礼物。
物理性质成分: Ab90An10- Ab70An30 密度: 2.65-2.75g/cm3 硬度: 摩氏硬度 6 颜色: 无色、橙、褐 解理: 解理断口同上,具一组平行向赤铁矿片状晶体包体。 晶系: 三斜晶系 晶形: 短柱状 ,{001}{010}完全,(010)板状,钠氐双晶常见。 光性: 2V(十、―)=82-90°, Np’∧(010=0-12°,{001}面消光位0-3°, 双晶接合面//上下偏光≈消光。 C与Z (010)∧(001)=86°32’ 折射率: Np=1.532-1.545 Nm=1.536-1.548 Ng=1.541-1.552 双折率: 0.007 色散: 0.12 特征: 具有跃眼金色闪光,系黄铁矿纤细片状包体产生,氧化后形成褐红色氧化铁,也呈褐红色纤状、柱状包体,密集平行排列可有猫眼效应。具橙色晕彩。 鉴定特征:天然日光石一般为红色,有时局部灰色,放大镜下看到的是长板状赤铁矿晶体。 辨别方向的传说太阳石有个古代传说,就是不管太阳在乌云后边或地平线下边,人们都可以使用太阳石来找出太阳的位置。 在公元980年,即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400多年,维京人的航船就到达了北美洲的沿海地区。这艘船是由埃里克·罗索(EricilRosso)率领的,它从挪威的卑尔根出发,首先到达冰岛,然后抵达格陵兰,最后到达加拿大的拉布拉多美洲大陆沿海。在这个高纬度地区,天空总是阴沉沉的,能见度极低。白天,太阳藏在云雾的后面,夜晚也看不见星星。那个年代没有任何能帮助人辩明方向的工具和手段,但根据传说,这些北方人在长途旅行中,有一种魔力无穷的神奇工具为他们导航,这就是太阳石。 1.太阳石是一种具有双折射和二向色性的矿石,也就是说它能有选择地吸收光辐射。当光线通过太阳石时,由于在一些特殊的晶面上对不同光线偏振光的吸收不同,透过矿石的光就会改变颜色,从紫色、蓝色一直到黄色,按照这些不同的平面就可以追溯到光源所在的位置。当光源(这里是太阳)受到遮蔽(如云层)时,会发生偏振光现象。人就能够跟据太阳石晶体透射偏振光的颜色找到太阳的方向。 2.丹麦生态学家苏珊·奥克松所在的研究小组在矿石一侧做一个标记,由于光的偏振作用,人们就会在石头的另一端通过透明石体看到两个相同标记。通过转动矿石,当两个标记汇合成一个时,即能找到太阳的方向。经过反复练习,在没有太阳的阴天或多云的天气下也可以正确判断太阳的方向。在理论上证明了太阳石辨别方向的可行性。 仿制品—砂金玻璃日光石产出比较少,属于中档宝石,多用于收藏,常见的是日光石的一种仿制品:砂金玻璃(图11)。这种玻璃是用褐色的玻璃和小铜片烧制而成,闪光点密而强,颗粒很小,大小一致,就像满天的金星,因此亦称“砂金石”或“金星石”。放大观察,砂金玻璃内部所含的包体(小铜片)形状大小一致(图12)。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词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