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霜霉病 编辑

植物病害

大白菜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

大白菜霜霉病是由寄生霜霉引起的、发生在大白菜的病害。以叶片发病为主,其次是茎、花梗和种荚。感病以后叶正面产生水渍状褪绿斑,后发展为黄褐色,由于病斑扩大常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稀疏的霉层,病斑连片时,常造成大白菜叶片变黄枯死。

大白菜霜霉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在西北地区大白菜霜霉病发生最为严重,在病害流行年份损失可达40-50%。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栽培措施等均有关,其中的气候条件影响最大。

针对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和条件,在防治上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为主,选栽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白菜霜霉病

外文名:Chinese cabbage downy mildew

别名:白霉病、霜叶病、龙头病

病原:寄生霜霉

为害部位:叶片、茎、花梗、种荚

为害作物:大白菜

病原特征

编辑

大白菜霜霉病病原为寄生霜霉(学名: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科、霜霉属。菌丝无色、无隔。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从气孔伸出,重复的二叉分枝。孢子囊长圆形或卵圆形。卵孢子球形。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7-28℃;最适发病环境为日平均温度14-20℃,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莲座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3-10天。菌丝体发育最适温度为20-24℃,而孢子囊形成和萌发的最适温度为7-16℃,侵入适温16℃。在黑暗条件下产孢数量多且快,光照对孢子囊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囊和卵孢子的萌发均需高湿条件。

为害症状

编辑

大白菜在生长的每个阶段均会发生大白菜霜霉病,植株各部位均会受害,但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其次是茎、花梗和种荚。幼苗期发病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霜霉状物,正面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叶片、幼茎变黄枯死。成株期一般先从外部叶片开始发病,最初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斑点,发病中期病斑逐渐扩大,色泽也转为淡黄或浅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发病后期病斑变成黄色或黄褐色。进入包心期,若环境条件适宜,病情发展很快,病斑迅速增加,叶片自外向内逐渐变黄干枯,最后只剩一个叶球,有风吹或行人在地里走动时会起“白烟”。留种株茎部、花梗染病时病部肥肿弯曲畸形,俗称“龙头拐”,种荚受害时果实结籽少或不结籽。病部均会长出白色霜霉状物。

大白菜霜霉病

侵染循环

编辑

在中国北方,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或菌丝在种株体内越冬。雨天或灌溉时通过水飞溅传到植株上,萌发后生出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初侵染。随之发展成为菌丝,在细胞间隙扩散,引起寄主组织病变,从病变部位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次侵染,导致病害蔓延。种株体内越冬的菌丝体在翌年春天也可从内部长出孢囊梗和孢子囊,引起再次侵染。

流行规律

编辑

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栽培措施等均有关,其中的气候条件影响最大。

天气因素: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关系最为密切,病害发生和流行平均气温16℃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16-20℃时扩展最快。一般雨水多,日照不足,多雾,重露,或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田间湿度大,病害易流行。

管理条件:土壤黏重、低洼积水,早播,过密、通风不良,大水漫灌,连作,包心期缺肥、生长势弱以及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往往病害发生严重。一般大白菜连座期至包心期发病重。田间感染病毒病的植株,容易发生大白菜霜霉病,病毒病流行的年份,大白菜霜霉病也容易大发生。

品种因素:白帮型品种、包心型品种抗病性差。

防治方法

编辑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将两类品种种植在同一块菜田里,感病品种一片狼藉,而抗病品种却并无大碍。生产上推广的夏冬青、热抗白、北京106号、中白、双冠、青庆、豫白1号、北京4号、北京26号、北京88号、北京100号、青愧169、双青156、城阳青、天津青麻叶、开原白菜、跃进1号,青麻叶品系816-812等较抗 大白菜霜霉病。

适期播种:实践证明,早播比晚播发病重,但晚播往往影响包心,使产量降低。所以,要根据当地气候做到适期播种。比如北京市郊播种适期为8月3日至7日。

改革种植方式:在中国,南方一般采用深沟高畦栽培,而北方一般采用带状等行距种植;北京郊区进行改革,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留打药行,收到良好的效果。留打药行还便于大白菜封垄后喷药防治病害和通风透光,好处多。可采用“六留一”或“四留一”的宽窄行,不仅防病效果好,而且可避免打药操作过程中造成大白菜损伤。

加强水肥管理: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后及时排水。莲座期采取以促生长为主,及时浇水,满足其生长所需水分,包心前、中期,可喷施植保素6000-9000倍液或糖尿液(红糖:尿素:水=1:4:100,早上喷,喷在叶片背面),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同时加强浇水追肥,使大白菜提早结球包心,又可防止早衰。

清洁田园:苗期发病了,在间苗、定苗时应清除病苗,拉秧后也要把病叶、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可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0.3%种子重量的阿普隆(瑞毒霉)35%拌种剂拌种。

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绿亨二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亩每次50千克;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每次50千克;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亩每次50千克。当大白菜病害混合发生时,可采用混合用药,起到一喷多效的作用。当大白菜霜霉病与大白菜黑斑病混合发生时,每亩选用绿亨二号可湿性粉剂40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混合加水40-50千克喷雾,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当大白菜软腐病或大白菜黑腐病与大白菜霜霉病混发时,每亩选用绿亨6号可湿性粉剂40克加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克加水40-50千克,喷雾5-7天一次,连喷2-3次;当与大白菜软腐病、大白菜黑腐病与大白菜黑斑病混发时,每亩选用绿亨6号可湿性粉剂40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加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克混合加水40-50千克喷雾,5-7天一次,轮换施药效果更好。

下一篇 疫病

上一篇 疫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