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颈鹭鸨 编辑
灰颈鹭鸨(学名:Ardeotis kori)是鸨科、鹭鸨属动物,亦是世界上能飞行的体重最大的鸟类。雄性重达10-19千克,雌性重达5.5-5.7千克;它们的长度从105-128厘米不等,雄性的翼展达75-76厘米,雌性为60-65厘米。灰颈鹭鸨的脖子很大,头上有冠,背灰褐色,脖子和胸部有蠕纹,腹部呈白色,肩部和颈部两侧有黑白斑点图案,尾巴上有黑白条纹;喙、腿、脚和眼睛是黄色的。灰颈鹭鸨主要生活在平坦、开阔的乡村,大部分时间内是不活动的,但偶尔会进行小范围的活动。食物比较杂,包括昆虫、爬行动物、小型啮齿动物、鸟类、种子、浆果和植物的根等。卵生,雌性灰颈鹭鸨营巢于原野地面上,每窝产卵2枚。分布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南部到坦桑尼亚,从安哥拉南部和津巴布韦南部到南非。(概述图参考资料:)
灰颈鹭鸨
灰颈鹭鸨是非洲最重的飞鸟,雄性重达10-19千克,雌性重达5.5-5.7千克。它们的长度从105-128厘米不等,雄性的翼展达75-76厘米,雌性达60-65厘米;雌性大约是雄性的一半。雄性和雌性有相似的羽毛,尽管个别的模式可能不同。灰颈鹭鸨的脖子很大,头上有冠,背灰褐色,脖子和胸部有蠕纹,腹部呈白色,肩部和颈部两侧有黑白斑点图案,尾巴上有黑白条纹。它们的喙、腿、脚和眼睛都是黄色的。与成年雄性灰颈鹭鸨相比,幼年雄性灰颈鹭鸨的头冠较短,眼睛颜色较浅,羽毛颜色较深。与成年雌性灰颈鹭鸨相比,幼年雌性灰颈鹭鸨的头冠更短,眼睛更苍白。
食性:灰颈鹭鸨的食物比较杂,包括昆虫、爬行动物、小型啮齿动物、鸟类、种子、浆果和植物的根,它们甚至还会吃腐肉。
鸣叫:灰颈鹭鸨叫唤时,先将空气吸入食囊中,使脖子鼓胀成平常的四倍,脖子周围蓬松的白色羽毛随之竖起。片刻,灰颈鹭鸨呼出空气,发出一串有六个音符的叫唤声,每个音符间隔半秒钟,并以抖动钞票似的清脆响声结尾。这是一种低沉而有回响的交配鸣叫。30秒钟后,灰颈鹭鸨会再次吸入空气,叫唤声也再次发出。
灰颈鹭鸨分布图
雄性灰颈鹭鸨中的佼佼者即是领土的统治者,它在自己的领土上往来巡逻,维护着自己的统治地位。其他雄性灰颈鹭鸨遇到领地统治者时,多数会降下尾羽、收缩脖子并垂下鸟冠以示谦恭,然后匆匆离开。但是,如果两只雄性灰颈鹭鸨互不谦让,坚持摆酷,那么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最初,它们会彼此绕着转圈,并慢慢地缩小距离。然后,像相扑运动员一样,瞅准时机用胸部顶撞对方。每次交战大约持续20分钟,直到其中一只落荒而逃。得胜者会穷追不舍,有时甚至会追赶大半里路,而落败者则会瞅准机会潜回。在这样的较量中,雄性灰颈鹭鸨体重越大占有越明显的优势。
到日薄西山时,雌性灰颈鹭鸨会迈着碎步走来。雄性灰颈鹭鸨会立即迎上前去。如果雌性灰颈鹭鸨接纳了雄性灰颈鹭鸨,就会走近它,并在离它几步远的地方蹲下来,这时雄性灰颈鹭鸨便走过去跨骑在它的背上,反复地啄它的头,持续10-15分钟。真正的交配过程仅几秒钟,完事后双方各奔东西。雌性灰颈鹭鸨营巢于原野地面上,每窝产卵2枚。
中文名 | 拉丁学名 | 命名者 |
---|---|---|
灰颈鹭鸨指名亚种(南方亚种) | Ardeotis kori kori | 灰颈鹭鸨生活在非洲东部干燥的大草原和灌木丛林地上。在这里,它们与红蜂虎共享自己的领域。红蜂虎不仅吃蜂类,还吃各种小飞虫,其中大多数都是红蜂虎在离巢不远的短程飞行中捕获的。灰颈鹭鸨和红蜂虎形成了一定的伙伴关系。灰颈鹭鸨的背上驮着三四只红蜂虎,灰颈鹭鸨在忙于四处行走、抓创的时候,草木上被惊扰的飞虫会向上飞去,红蜂虎快速出击,就可以在飞行中抓住猎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词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