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启 编辑
裴启,名荣,字荣期。东晋河东(今山西运城东)闻喜人,处士,以一部《语林》蜚声文坛,遂有风靡一时的“裴氏学”。
所处时代:魏晋
主要作品:《语林》
本名:裴启
籍贯:东晋河东(今山西运城东)闻喜
魏晋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佛教、道教大行其道的年代,为逃避纷纭繁杂的社会现实,一些知识分子或遁人空门,或清淡避世,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逃世、清淡之下,于是产生了一批批大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列异传》、《博物志》便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起初的志怪小说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蕴涵其中。但凡事都有个度,正所谓物极必反,如果整整一个社会都趋之若鹜,势必走向反面。志怪小说后来的千篇一律、陈陈相因就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在这个时候,裴启站了出来,他特立独行,以一部标新立异的志人小说《语林》投向文坛。由于《语林》的别开生面,遂令世人耳目一新,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形成了风靡一。时的“裴氏学”。
《语林》介绍
裴子语林
转折
《语林》风行不久,就遭到了来自权相谢安方面的打击。说来也莫名其妙,裴启曾与谢安同席饮宴,《语林》中有两处提及谢安,且都是好话。谢安却矢口否认:“都无此二语,裴自为此辞耳。”难道同宰相一道吃过饭、说过话这样的事实也可以捏造吗?当然,这只是借口,最重要的可能是《语林》上所载王珣的一首诗。这王珣曾是谢安的女婿,因事与谢安反目成仇,以至绝婚。醋意大发的谢安,恨乌及屋,由王珣而迁怒于裴启,迁怒于《语林》,遂利用手中强权,使风靡一时的“裴氏学”戛然而止。
其它
《语林》虽遭封杀,但它却以另一种形式而永存,它里面一些重要内容和精彩条文在后来的许多书中一再被引用。除大量采用《语林》内容的《世说新语》一书外,后世的许多大型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都屡屡引用。鲁迅先生更是不辞辛劳,将散见于各类书中的《语林》文字搜集整理成《裴子语林》一书。虽属吉光片羽,但弥足珍贵,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当年何以有风靡一时的“裴氏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