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江 编辑
东江(Dongjiang River) ,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等,珠江水系干流之一。东江源头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三标乡桠髻钵山,源区涵盖寻乌、安远和定南三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广东省龙川县、和平县、东源县、源城区、惠城区、博罗县至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于黄埔区禺东联围东南汇入狮子洋。集水面积35340平方公里,河长562公里,平均年径流量257亿立方米。干流在龙川县合河坝以上称寻邬水,汇贝岭水后始称东江。
流域内有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及为香港供水的东深供水工程,集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贝岭水、浰江、新丰江、秋香江、公庄水、西枝江和石马河等。在惠州市东江上设有博罗城下水站。
中文名:东江
外文名:Dongjiang River
别名:湟水、循江、龙川江
所属水系:珠江
地理位置:华南
流经地区:赣州安远,寻乌,龙川,和平,河源等
发源地:寻乌、安远、定南三县
主要支流:贝岭水、浰江、新丰江、秋香江
河长:562 km
流域面积:35340 km²
平均流量:257亿立方米
河口: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禺东联围东南
东江的位置图
东江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东江,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等,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安远县与寻乌县交界的三百山,源河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该处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字“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在“东江第一瀑”旁的石壁上,也刻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的“东江源”字样。向西南流经广东省龙川县、和平县、东源县、源城区、紫金县、惠城区、博罗县至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于黄埔区禺东联围(穗东联围)东南汇入狮子洋。集水面积3534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5.96%,约占广东境内珠江流域面积的24.3%。河长56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388‰,平均年径流深950.4毫米,平均年径流量257亿立方米。作为赣粤两地间及粤东地区连接珠江三角洲的水运通道,东江促进了沿线城镇的繁荣,孕育了东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东莞大堤、惠州东江水利枢纽、新丰江水库等水利工程,促进了东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东江上源江西寻乌水
干流在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村以上称寻邬水,龙川县合河坝接纳一级支流贝岭水(江西定南水)后始称东江。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分水岭最高海拔1101.9米。流域内有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两座大型水库,总库容158.4亿立方米,占全省27座大型水库总库容量的59%,两水库集水面积11050平方公里,占东江流域面积的40.9%。集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贝岭水、浰江、新丰江、秋香江、公庄河、西枝江和石马河等。
河流源区
东江源区位于江西、广东两省接壤的边陲,介于东经114°47′36″至115°52′36″,北纬24°20′30″至25°12′18″之间,东西宽110km,南北长95.5km,流域近似扇形,面积为5093.832k㎡,占东江流域面积35300k㎡的14.4%;江西境内东江源区流域面积3500k㎡,占东江流域面积的9.9%。因此,该区域属于东江流域的源河地区,简称东江源区。根据2004年6月27日,江西省科技厅“东江源头科学考察评审会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东江源区流域面积的具体分布如下表:
寻乌桠髻钵山东江源头
安远东江源
寻乌水 | 贝岭(定南水) | 合 计 | |
寻乌县 | 1868.401 | 77.645 | 1946.046 |
安远县 | 618.485 | 618.485 | |
定南县 | 926.634 | 926.634 |
上游段
在龙川县梅树塘村西3公里处的枫树坝水库以上为东江上游,称寻乌水(寻邬水)。河长13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21‰,处于山丘地带,河谷呈V字型,水浅河窄。主要流经江西省及广东省龙川县。主要支流有贝岭水。
东江上的龙川枫树坝水库
中游段
从龙川县枫树坝水库中的原合河坝村至博罗县观音阁为东江中游,河长23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31‰。主要流经广东省龙川县、河源市、紫金县、惠城区、博罗县。龙川以下地势逐渐降低,在观音阁上游东江右岸出现平原,左岸仍为丘陵区。
东江河源市区段
新丰江水库
本河段沿河汇入的主要支流有浰江、新丰江、秋香江。
下游段
从博罗县观音阁至东莞市石龙为东江下游段,河长15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173‰。处平原区,河宽增大,流速减慢,河道中多沙洲,每经一次洪水,沙洲位置即发生变化,设有堤围,河岸较稳定。主要支流有公庄河、西枝江和石马河等。
黄埔区禺东联围(穗东联围)东南汇入狮子洋
东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2400毫米之间,一般西南多,东北少;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9月)占全年80%以上。1959年6月发生大洪水时暴雨中心河源站3天雨量达632毫米,博罗站(集水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实测崩堤洪峰流量12800立方米每秒(复堤还原计算洪峰流量为14100立方米每秒);1979年9月西枝江发生大洪水时石涧站3天暴雨量978毫米,平山站(集水面积2091平方公里)洪峰流量9000立方米每秒;暴雨洪水造成东江中下游严重灾害。枯水季节东江流量锐减,博罗站多年平均流量为716立方米每秒,但1955年5月5日曾出现最枯流量31.4立方米每秒,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需要;而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流域以外的广州、深圳和香港九龙地区均需要从东江取水,致使东江枯季水量不足问题更加突出。1958-1987年间在东江博罗以上干支流上先后建成了新丰江、枫树坝及白盆珠3座大型水库,使1.17万平方公里,即博罗以上的46.3%集水面积的来水得到控制调节,为东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贝岭水,亦称安远水,处东江右岸,发源于江西安远县大岌岽向南流入广东龙川县,于龙川梅树塘村西3公里的枫树坝水库(原为合河坝村)汇入东江。集水面积2364平方公里,河长140公里,平均坡降1.98‰。主要支流(或河源段)有定南水。
龙川县河段汇入的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还有:
小金水: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担竿嶂,从上坪的茶活流入本县渡田河汇入寻邬水。
流田水:发源于上坪黄背坳,从梅里坝流入寻邬水。
沙洲水:发源于上坪野猪嶂,从麻布岗赤石渡流入寻邬水。
黄麻布水:发源于本县金石嶂,流经细坳、贝岭。从西桥流入贝岭水。
浰江。处东江右岸,发源于和平县浰源镇亚婆髻,向东南流至和平县东水镇街江入东江。集水面积1677平方公里,河长100公里,河道坡降2.2‰。
新丰江。处东江右岸,发源于新丰县崖婆石,于河源市区城汇入东江。集水面积5813平方公里,河长163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29‰。主要支流有连平水、和船塘河等。
秋香江。处东江左岸,发源于紫金县黎头寨,于惠城区江口汇入东江。集水面积1669平方公里,河长14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11‰。
龙川县河段汇入的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还有:
车田水:发源于大帽嶂。经车田流入枫树坝在斗标流入东江。
小庙水:发源于黎咀牙沙嶂,经龙母、丰稔,在黄塘水流入东江。
公庄河。处东江右岸,发源于博罗县糯斗柏,于博罗县泰美镇沐村汇入东江。集水面积1197平方公里,河长8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1‰。
西枝江。处东江左岸,发源于惠东县乌禽嶂,于惠州市汇入东江。集水面积4120平方公里,河长176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6‰。流域处于暴雨中心地带,中上游地势陡峻、下游低洼。平均年径流深在900—1600毫米。主要支流有安墩河和淡水河等。
石马河。处东江左岸,发源于宝安县大脑壳,于东莞市企石镇建塘村汇入东江。集水面积1249平方公里,河长8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1‰。
在博罗县境,汇入支流还有:
杨村河,由麻陂、公庄、柏塘等支流汇合而成。发源于龙门县桂山的耘斗柏山,经龙门县平陵至博罗县公庄河为主干,南流至杨村与柏塘水汇合,转东南至杨村耀珠潭接麻陂水,南流经泰美的沐村注入东江。流域范围包括石坝、麻陂、公庄、平安、柏塘、杨村、泰美等地。干流长82公里,集雨面积1197平方公里,总落差354.4米。历史上曾为博罗东部地区船运的大动脉。
沙河,由横河、响水河、湖镇河、福田河等支流汇合而成。发源于罗浮山北部的大小源坑,经横河流经湖镇、龙华、龙溪、长宁、九潭、石湾等地流入东江。全长89公里,流域面积1181平方公里,总落差656米,集雨面积1250.08平方公里,曾是历史上博西地区船运交通的大动脉。1958年兴修水库,在显岗段截流,从此沙河流水减缓,河面缩小,河滩显露。
象头山水系,包括雷公河、良田河、小金河、榕溪等各自分流排入东江,只起排灌作用。雷公河位于泰美东北端,发源于象头山船坑,经泰美流入东江,全长约15公里,平时水流量很少,雨季容易受山洪冲刷,下游农田常受洪涝灾害;良田河位于泰美西南,源于象头山南深谷,经鲜水塘流入东江,长约10公里,水流量小于雷公河;小金河位于象头山西南,源于象头山范家田,经小金口、白沙流入东江,长约20公里。榕溪位于罗阳镇内,源于 头,经莲湖、水西流入东江,长约20公里,平时流量很小,雨季起排水作用。
堤防工程
东莞大堤
水库工程
建设东江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也十分薄弱,洪涝干旱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对东江的治理开发加快,并独具风格。水库、电站融防洪、发电、交通、改善环境为一体,使东江成为一条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河流。
新丰江水库
枫树坝水库
1987年在惠东县西枝江上建成的白盆珠水库,控制集水面积856平方公里,总库容12.2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5亿立方米,装机2.4万千瓦,年发电量0.88亿千瓦时,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
东江流域的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三座水库为调节东江中下游的洪枯流量和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丰江水库建成前的1959年6月,东江流域发生近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博罗站归槽洪峰流量为12800立方米每秒,造成东江中下游万亩以上堤防25条垮了20条,受浸农田142万多亩。而在1966年6月东江发生同样的特大洪水,博罗站还原洪峰流量为14290立方米每秒,由于有新丰江水库拦蓄,使博罗站洪峰流量削减为10200立方米每秒,除垮了一些小堤外,其余堤防均安全度汛。枯水期通过水库调节流量,实现一水多用的作用,则更显著。根据实测资料分析:龙川、河源、岭下和博罗等站枯水期各级保证率的日平均流量约为建库前的3倍,其中博罗站最枯流量155立方米每秒,为建库前的5倍,稀释了水体污染物的含量,为东深供水工程和沿江城镇用水提供了水量和水质保证。同时,龙川至惠州段枯水期水深由0.3~0.6米增至0.6~0.8米,通航船只吨位由30吨增至50吨。三座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排涝、压咸等综合利用上取得良好效果。三库联合调洪,可将博罗站100年一遇洪峰流量削减为20年一遇流量。
白盆珠水库
引水工程
东江水供港50周年纪念仪式
2022年2月7日,入选第二届“最美家乡河”名单。
东江流域省级河长:陈良贤 广东省副省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