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鉴 编辑
用青铜铸作的照容用具。亦称“青铜镜”、“照子”、“铜镜”(少数用铁铸成,称“铁镜”)。
中文名:铜鉴
释义:用青铜铸作的照容用具
词性:名词
在玻璃镜未发明前,古人都用铜镜照脸。铜镜是用泥范铸成,这种范称“镜范”。铸成后,照容的正面须用玄粉和白旃摩擦,才能光洁明亮,供人使用。镜背,常铸有纹饰,这些纹饰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风尚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属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战国时期已很盛行。战国铜镜制作轻薄精巧,钮较小,花纹多几何形图案。到西汉和东汉前期,逐渐厚重,钮多作半球形,花纹除几何形纹外,还有神人和禽兽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新创浮雕画像镜,很精美。唐镜制作精工,平脱镜、螺钿镜极为富丽;纹饰有人物故事、花蝶、鸟兽等;镜的形状,除圆形外,尚有菱花形和方形等多种,并新创有柄可执的铜镜。宋元铜镜,重实用,不尚装饰。清代以后铜镜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象盆、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两耳或四耳。古代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又称“照子”。鉴盛行于春秋战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