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小骨 编辑
听骨 (ossicle)为人体中最小的骨,又称为听小骨,左右耳各三块听骨由锤骨、砧骨及镫骨组成,大部分居于上鼓室内,借韧带及关节相连接组成听骨链。锤骨柄在鼓膜的内侧面,位于粘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镫骨足板为环韧带连接于卵圆窗。锤、镫骨之间为砧骨。
为了解出生后听骨的骨化过程,选取32具足月出生,年龄1天~9岁的婴儿及儿童颞骨进行研究。将颞骨用10%福尔马林固定,5%三氯乙酸或10%依地酸脱钙,酒精脱水,火棉胶包埋,于水平面作厚20mm的连续切片,每10张切片取1张HE染色,光镜下观察。
为评价听骨的骨化情况,检查每具颞骨的槌骨头和砧骨体有无骨髓间隙,并选择3张骨髓间隙范围最大的切片图像输入电脑,通过图像数字化处理计算平均每张切片骨髓间隙的面积占槌骨头和砧骨体面积的百分比。
结果显示,新生儿槌骨及砧骨均有较大骨髓间隙,4个月龄婴儿的骨髓面积少于新生儿,4岁儿童的听骨内未见到骨髓,只有血管系统,骨髓间隙的面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到25个月龄时槌骨和砧骨内的骨髓完全消失,而且槌骨的骨髓比砧骨消失的早一些。在新生儿的耳囊中层也可观察到骨髓,耳囊周围的骨髓随年龄增长逐渐被血管系统所取代,到15个月龄时则已消失。
以上结果表明,在中耳发育过程中,听骨的骨化于胎儿期及出生后均在进行,人类听骨出生后的骨化过程是在25个月龄完成的,听骨的骨化远迟于耳囊的骨化,这种时间差别可能是由于二者的起源不同所致。
2、环状镫骨与镜骨底分离:一例男性足月无脑儿左耳的错骨为环形,较一般镫骨为小。镫骨头、颈及脚发育良好,镫骨肌键抵止于镫骨颈。前、后脚的墓部由呈弧形的骨质相连接。环状镫骨不与镜骨底相连。仔细检查镫骨底的鼓室面,未见镬骨脚附着的痕迹。镜骨底边缘及环状韧带均可见。
3、小柱状镜骨(eolumel lastapes):一例男性新生儿左耳及一例女性新生儿右耳的镫骨均没有闭孔,镫骨呈一扁柱状,又称单脚镫骨(mono Podalsta Pse)。镫骨头、颐及镜骨肌发育正常。此二镫骨全长分别为2.2mm和3.3mm,二镫骨底的纵径与横径分别为2.4×1.3mm和2.2×2.2mm。
4、三骨间借类骨组织连结:一例女性足月新生儿的右耳,镫骨头和前、后脚由一团多突起的软组织包裹,并与砧骨长脚和锤骨柄相连结。此种组织质地较韧,经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为类骨组织,血管十分丰富。类骨组织表面为胶原纤维层。
锤骨动脉在锤骨颈进人骨内,砧骨动脉在砧骨长脚基部进入骨内,镜骨在发生过程中,其闭孔面的骨质被吸收,原始骨髓腔开放,骨质很薄。镜骨没有滋养动脉,其血液主要由粘膜动脉供应。
镜骨的动脉较多,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处:一是发自鼓室呷血管丛,一是发自面神经管。分布到砧镫关节的动脉有镫骨肌键动脉、镫骨头动脉、镫骨前、后脚动脉。在这些动脉中、以镫骨肌健动脉最、一般为两支。上述动脉在镫骨颈附近有吻合,进而分布于砧镜关节囊周围,并向上分布于砧骨长脚的下部。砧骨长脚的血液供应为砧骨动脉和鼓室后动脉的砧骨支。砧骨长脚表面的粘膜动脉向下到达砧骨长脚下部时已很细小。所以,砧镜关节及砧骨长脚下部的血液供应,以来自镫骨的动脉为主,镜骨的动脉中以镜骨肌脆动脉为最粗。我们观察的结果主张镜骨切除时,应保留镜骨肌胞,以防砧骨下端缺血坏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