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史 编辑
董史,又名希祖,号直庵,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建莆田县江口镇前会村人。青少年时期苦读孔孟之道,21岁时考中秀才,父亲董应阶是三一教主林龙江先生的门徒。董史25岁拜读《夏午尼经训》、《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毅然放弃举子业,执贽拜三一教再传弟子陈衷瑜为师。自此以后,潜心于林龙江著作的研究、校订、付梓和传教活动。著有《东山集草》、《林子门贤实录》等。
董史与《林子本行实录》
林子本行实录
董史还告戒世人,学习林子著作时,“不知林子道统中一之传,而以林子之道,竟为之空谈,竟为之说怪;或以治病来存养之源,或以大道为谋利之本。不唯林子之道失其传,而林子之教,亦且扫地矣”。他的恩师陈衷瑜,在生时就再三考虑这个问题,“将卢子所遗未成之稿,择其可删者删之,可补者补之”。这样,有了《林子本行实录》,后世之人就知道林子的所作所为,即使有“规利之徒,空谈说怪之辈,亦不得而影之响之者”。最后,董史还竭力宣扬和推崇其恩师陈衷瑜,他说:“天不生林子,则三氏之道不明于天下万世矣;天不生陈子,则林子之道又不明于天下万世矣。
此余所以推崇陈子之功,不在孟子下者,未始不为是也。”因此,他把陈衷瑜顺治甲午年(1654年)编辑的《林子本行实录》参订,并把自己顺治乙未年(1655年)秋在涵江三一堂明宗包写的《夏午尼三一教主本行实录序》,命门人一并付梓。他还写了《林子本行附跋》,简介自己是“承吾师陈子遗命为之完成《林子本行实录》……复附卢子、陈子本行于其后,以示道统之传”。
《林子本行实录》再修订和出版发行,对全面系统地神化三一教主林龙江起了很大的作用,也保全三一教进一步宗教化。
董史与《三一教主夏午尼经训》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董史为“林子之嫡传、后学之鼻祖”卢文辉结集的《三一教主夏午尼经训》作序。他认为:“圣人之言,圣人之真心也。以已之真心,不蔽乎物者,以为天下万世之人见而行之,行之以为圣人也。由此以观圣人者,我之真心也。”并称林子之言,象尧舜、孔子一样,都是圣人之言。
“所谓圣人之言,圣从之行也;圣人之言,圣人之真心也”。他还说,由仲尼而下,言之可行于天下万世者,非林子是谁呢?“《夏午尼经训》足以垂训于天下万世矣。
董史与三一教
明末清初,民间为纪念林龙江,纷纷建立三教祠堂,以供遗像,”上而延、建、汀、邵,下而晋、安、清、漳,皆有三教堂。林子的故乡-莆田、仙游,几乎村村都有三教祠。康熙八年(1669年),董史重建崇祯二年(1629年)董应阶创建的莆田尚阳三教祠。他自己高兴地对门徒说:“当代祠宇遍于寰。”
董史与卢子、陈子一样,都在宣扬林龙江先生的三教合一大旨,按三一教门徒的说法,林龙江先生的嫡传弟子是卢文辉,再传弟子是陈衷瑜,三传弟子是董史。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左右,董史在尚阳祠拱手而归。门人遵嘱其遗愿,墓葬于今莆田市常太松峰山上(今东圳水库坝头山)。董史也是一些三教祠的配祀神之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