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袋鼹目 编辑
仅1科1属2种:袋鼹Notoryctes typhlops和托氏袋鼹Notoryctes caurinus。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体形如鼹,成体体长14厘米,尾长2~3厘米,体重约60克。高度适应地下生活,眼隐于皮下,无晶体,直径仅1毫米;耳无耳壳。前肢强而有力,三,四趾的爪特长,有如铲子的功能,其它趾缩小;后足中间有三趾有长爪;第一趾小而有甲,第五趾留有痕迹。雌兽在生殖季节有很发达的育儿袋,分隔为二,每边各有一乳头。栖息于灌丛荒漠地带和沙质洼地,主食甲虫幼虫和卵。掘土方式于食虫目鼹鼠有明显区别,在地下游走,身后不会留下永久性洞道。均为濒危动物。
仅1科1属2种:袋鼹Notoryctes typhlops和托氏袋鼹Notoryctes caurinus。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体形如鼹,成体体长14厘米,尾长2~3厘米,体重约60克。高度适应地下生活,眼隐于皮下,无晶体,直径仅1毫米;耳无耳壳。前肢强而有力,三,四趾的爪特长,有如铲子的功能,其它趾缩小;后足中间有三趾有长爪;第一趾小而有甲,第五趾留有痕迹。雌兽在生殖季节有很发达的育儿袋,分隔为二,每边各有一乳头。栖息于灌丛荒漠地带和沙质洼地,主食甲虫幼虫和卵。掘土方式于食虫目鼹鼠有明显区别,在地下游走,身后不会留下永久性洞道。均为濒危动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