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齿目 编辑
贫齿目又称异关节目(Xenarthra),哺乳类动物原始真兽类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真兽类,保存真兽类独特的原始特征如脊柱后部的胸椎和腰椎上有附加关节。贫齿目和较多哺乳动物相差都很远,近亲极少。已灭绝的成员包括雕齿兽和大懒兽 megatherium 等。部分书籍把贫齿目分为 3 个亚目分别是甲亚目(包括犰狳科和已绝灭的雕齿兽科)、披毛亚目(包括树懒科)和蠕舌亚目(包括食蚁兽科)。分类学则撤销贫齿目,把原属贫齿目的有甲亚目提升为带甲目,披毛亚目和蠕舌亚目合并为披毛目。
贫齿目的复杂的进化发展过程,主要发生在南美大陆。最早的贫齿目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晚古新世(Riochican 期)地层中。从那时开始到现代,它的地理分布始终十分局限。但在中国广东南雄晚古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具十分完整的、具有初发异关节的贫齿目骨架—东方蕾贫齿兽(Erna—nodonantelios),在欧洲中始新世地层中,也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欧食蚁兽骨架(Eurotamandua joresi)。这两处的贫齿目化石,是这一目在美洲之外的仅有记录。
贫齿目 犰狳
树懒很适应背朝下悬挂在树上的生活,甚至它们的皮毛都是从腹部向背部反方向生长的,里面居住着蝶蛾和很小的蓝绿藻,这种藻类使树懒呈浅绿色。得益于这个保护色,树懒能巧妙地隐藏在树木的绿叶之间。这种动物绝对配得上自己的名字:它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像钩子似的爪子钩在树枝上度过的,它们吃大树上的叶子。树懒的生活不慌不忙,给人感觉好像都懒得呼吸。它们的血液循环非常缓慢,体温可以低到24℃。它们很能忍饥挨饿,只有达到极限了,食物完全匮乏时,它们才会从一棵树上下来,再慢吞吞地爬上另一棵树去觅食 。
贫齿目
贫齿目传统上曾包括过几乎所有牙齿稀少或没有牙齿的现生及化石类型的哺乳动物,如非洲的土豚(后归入管齿目),东南亚和非洲的穿山甲(后归入鳞甲目)、绝灭的化石类群纽齿类,以及南美现生的树懒、食蚁兽及犰狳。实际上,这些由于适应相似食性,而牙齿大为退化的动物,系统上是完全不同的。建立在系统发育基础上而不是表面形态相似性基础上的现代分类学,则把贫齿目看作是有胎盘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原始的类群,它仅包括现今生存于南美的树懒、食蚁兽、犰狳(少数分布到北美南部一些地区),以及它们的化石类型。
贫齿目通常可分为两个或 3 个亚目:有甲亚目(Lori—cata 或 Cingulata)包括犰狳科 (Dasypodidae)和雕齿兽科(Glyptodontoidea);披毛亚目(Pilosa)包括大地懒科(Megalonychidae)、大懒兽科(Megatheriidae)、磨齿兽科(Mylodontidae)和树懒科(Bradypodidae);蠕舌亚目(Vermilingua)只有食蚁兽科(Myrmecophagidae)。
犰狳科
犰狳科
食蚁兽科
食蚁兽科
树懒科
树懒科
贫齿目
食蚁兽和树懒的食物单一,它们善于利用资源充裕而能量低的食物,体温低,代谢速度很慢。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