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编辑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广东省汕尾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的传本。黄氏南溪“滚地金龙”繁衍了十七代。后来由该村的金龙艺师、传统武术师传到陆丰潭西镇深沟村,大安镇的安博、下安联、顶潭、安塘村,西南镇的两军、下村,陆丰城东镇的上神山村等地 。
2006年5月20日,龙舞(汕尾滚地金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4。
中文名: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广东省汕尾市
保护单位:陆丰市文化馆
遗产编号:Ⅲ-4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滚地金龙
滚地金龙十分讲究“滚”,“滚”的技巧深,难度也大。而且,舞龙的运动量特别大,是一种剧烈的全身活动,浑身上下的每个关节,都要互相配合;更为重要的是,龙头和龙尾配合要默契。特别是舞龙头的人,更为辛苦,需要有强壮的体魄。为守护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一代代的南溪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传承价值
传、帮、带
传承状况
表演照片
传承人物
传承人物
黄锐胜,男,汉族,1943年生,广东陆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汕尾滚地金龙)代表性传承人。黄锐胜自幼通过家族承传成为滚地金龙第十六代传人。他18岁正式参加“金龙武术队”,受到前辈的教导和器重,而后成为滚地金龙的舞龙头的艺人。他不断深入探索滚地金龙的表演艺术,从实践中提高表演水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创作,使龙舞表演更加连贯紧凑,起伏多变,神韵饱满。代表作品有:《双人舞龙》《金龙戏水》等 。一直广收弟子,认真传授汕尾滚地金龙的龙舞技艺 。
黄宽银,男,1979年生。龙舞(汕尾滚地金龙)第十七代舞龙传人,18岁至今均在舞中舞龙头,经常在民间表演并多次参加民间艺术表演大赛,有丰富的表演经验。由其主跳的滚地金龙舞曾三度获广东省民间艺术表演大赛或汇演的金奖,并获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暨民间艺术表演赛优秀作品奖杯。为多名徒弟传授技艺 。
保护措施
舞龙队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陆丰市文化馆获得“龙舞(汕尾滚地金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舞(汕尾滚地金龙)》项目评估合格,陆丰市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活动
汕尾滚地金龙
1996年10月,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参加亚太地区帆板锦标寨开幕和闭幕式演出 。
2013年,龙舞(汕尾滚地金龙)随广东省政府组织的出国演出队伍,走出国门到访白俄罗斯、乌克兰参加“广东文化周”活动,受外国观众朋友的欢迎和赞扬 。
获得荣誉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元素细节图
1996年,南溪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
2002年1月,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表演艺术(动物舞蹈)大赛,获得“肇庆奥星杯综合舞”金奖;5月,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参加广东省民间表演艺术湛江邀请赛,获得金奖;10月,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得金奖 。
2005年8月,龙舞(汕尾滚地金龙)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暨民间艺术表演赛,获得“优秀作品”奖杯 ;11月,参加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获得金奖 。
2011年获得了民间艺术表演大奖“山花奖”,该奖是中国民间艺术界的最高奖项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上一篇 龙舞(湛江人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