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千角灯 编辑
东莞千角灯,属于花灯的一种,是广东省东莞市特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是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民间手工艺于一体。千角灯的扎作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因为它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精湛,而被称为千古一灯。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千角灯
外文名:One thousand Angle lantern
兴起时间:宋代
流行地区:东莞市,莞城区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地区:东莞市,莞城区
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
千角灯是千盏灯的灯,在东莞方言里,“角”和“个”同音,“灯”和“丁”同音。其意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谐意。千角灯做工非常考究,每10年扎作一次,每次制作需耗时10月之久,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整个灯分为灯顶、灯体、灯柱、灯带、灯尾五大部分。宽3.5米,高4.5米,体积巨大,工艺精湛,堪称千古一灯。以前只悬挂于东莞莞城赵氏宗祠内。建国后,千角灯于1953年在东莞县物资交流会、1957年在广州市文化公园、1963年在东莞县展览馆、1965年在东莞可园展出,轰动一时。2005年,千角灯首次赴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以及“中华第一灯”的光荣称号。
图2 东莞千角灯展出
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让之后。因此,只有东莞赵氏宗祠才有资格悬挂,作为本家族添男丁开灯仪式之用。千角灯所挂的24条灯带是宋代皇族遗物,一向由皇裔赵家珍藏。
据《赵氏族谱》记载,千角灯是东莞赵氏家人制作的,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制好后于正月悬挂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十年后其灯破旧,再重新制作。所制作的灯,一定有一千个角,每个角点燃一盏灯。千角灯原用油灯盏,后用煤油灯,每次熄灯、加油都是专人负责。每年春节,人们观看千角灯,祈求添丁,成了莞城一大风俗。
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为了重显千角灯这一民间工艺瑰宝,邀请原莞城工艺厂87岁的张佛 和84岁的尹全老艺人制作千角灯,两位老艺人在耄耋之年,带领着两家人,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制作,终于制作出一盏宽3.5米,高4.5米的千角灯。24条灯带,则由莞城画家共同绘制,并于2004年9月14日在人民公园博物图书馆对外展出,2005年再制作另一盏千角灯赴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光荣称号。
图3 千角灯传承人张树祺制作千角灯
千角灯1953年在东莞县物资交流会、1957年在广州市文化公园、1963年在东莞县展览馆、1965年在东莞可园展出,由莞城“新插华”纸扎铺,(后由工艺厂)的工人师傅所制,展出时由赵氏家族借出“皇姑灯带”,观者如潮。可惜这24条宋朝皇室遗物,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
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为了重显千角灯这一民间工艺瑰宝,邀请原莞城工艺厂87岁的张佛和84岁的尹全老艺人制作千角灯,两位老艺人在耄耋之年,领着两家人,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制作,终于制作出一个宽达3.5米,高达4.5米的千角灯。24条灯带由莞城画家共同绘制,当年9月14日在人民公园博物图书馆对外展出,不少香港同胞闻声而来。2005年千角灯在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光荣称号。
千角灯的得名来源于东莞的当地方言,过去千角灯一直放在赵家祠堂中,只要赵家有人生了孩子,就会把灯拿出来点上。添人称添丁,而添角与添个发音相同,其意义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谐意。它通过血缘纽带把人们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上,实现时间与空间、内在与外在、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和谐之境界。
千角灯的结构
图4 千角灯的作者,右为尹全、中为张佛
扎作千角灯的骨架是最关键的部分,主要采用铁丝和竹蔑扎作成主体框架,并将已制作好的三角形和四方型的立方体以及灯座用棉丝按照一定结构和顺序绑在上面,要求力学和结构非常精确,若处理不好,整盏灯的重量支撑不均匀,就会变形和不稳定,甚至裂开。扎好骨架装好配件后,还要根据整体效果,修正各种配件的形状,力求各种配件受力平均。■
千角灯的灯盏
图6 东莞千角灯上的图案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349
遗产编号:Ⅶ—50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项目名称:灯彩(东莞千角灯)
申报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获得“东莞千角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