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工业大学 编辑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校本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45年,几易校名,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与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先后隶属高教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部管辖。截至2023年7月,学校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设有22个学院(部),有95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专任教师24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5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万余人。创办时间1945年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知名校友苗圩、宁吉喆、倪岳峰、杨善林、刘明、陈维江、尹同跃、祝义才、冯鑫、赵涛、李和平、王萌萌学校官网http://www.hfut.edu.cn图集目录1历史沿革▪办学溯源▪合并组建2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院系专业▪教学建设▪学科建设3学校荣誉4学术研究▪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学术资源5合作交流6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7校园环境▪斛兵塘▪建艺馆8杰出校友▪企业界▪政界▪学界9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精神文化10校区校址▪综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11校园设施▪宿舍条件▪校园环境基本信息
办学溯源
1、原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在省立第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立蚌埠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
历史照片" alt="
历史照片"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41f95cad1c8a7864b1854586a09c93d70cf50b1?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历史照片
1946年9月,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将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于当月29号启用新印。
1947年6月3日,学校校址由蚌埠迁淮南洞山。8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在淮南洞山正式成立。学校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三科。
合肥工业大学
1949年1月,淮南解放。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政府接管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6月20日,学校改归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领导。10月,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1月28日,淮南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由煤矿管理总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1年3月13日,学校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其任务是专门培养煤矿工业所需的技术干部。4月17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
合肥矿业学院
合工大历史沿革图
1956年6月,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专业学生65人、教师9人及专业设备一并调整到合肥矿院。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1958年9月,合肥矿业学院改名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双重领导,迁合肥建校。10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成立。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7月,工大附属中学成立。10月22日,合肥工大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32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同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学校采矿系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专业分出成立淮南煤炭学院。1977年,重新招收本科生,1978年,重新招收研究生。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0年11月22日,学校培养的首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1995年10月10日,由学校和安徽省财政厅共建的合肥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正式成立。
合肥矿业学院
2、安徽工学院
1951年,皖北干校并入(合署)皖南革命干部学校。
刘少奇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alt="
1958年10月19日刘少奇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603918fa0ec08fa9c5f47ee5bee3d6d55fbda18?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1958年10月19日刘少奇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5月11日董必武参观合工大科技成果展览馆

1960年6月27日朱德同志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7月23日邓小平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10月合工大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1年11月4日陈毅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合工大屯溪路校区原食堂遗址

1961年11月4日陈毅为合工大师生员工作形势报告

董必武参观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展览馆

这是1959年时的东教学楼 其西侧的主楼尚未建成

1958年10月19日刘少奇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7月23日邓小平视察合肥工业大学
1952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皖北干校合并组建安徽干部学校,后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
1958年,安徽行政学院、芜湖电力学校(机械科)合并升格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创建,安徽省建设厅干部培训班、沈阳计划经济学校和苏州建筑工程学校(部分)合并组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创建。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蚌埠机械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1962年,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交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专科部分)并入安徽工学院。
1978年,合肥工业大学农机系分出,恢复安徽工学院建制,改名为安徽农机学院,后安徽农机学院更名为(复名)安徽工学院。
合并组建
1997年2月,机械工业部正式通知,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教学场所" alt="
教学场所"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439b6003af33a87e6e476c8cd5c10385243b55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教学场所
199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被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0年9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2002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成立。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新校区——翡翠湖校区。
2003年8月,翡翠湖校区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
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9年,学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计划。
2007年,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创办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对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学。同年9月,由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省科技厅和合肥工业大学三方联合共建的科学研究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信息研究院成立。
2012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3年5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合肥工业大学。9月,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成立。
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2015年7月,学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6年6月,学校由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原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7年2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月,学校获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9月,学校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位列其中;同月,学校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2月,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5月,蚌埠市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7月,学校与华为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 10月,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2023年,由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于2023年共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老教学楼
师资力量
图书馆
截至2023年7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00余人,拥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多人,“斛兵学者”“黄山学者”岗位人才200多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类别 | 名单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杨善林(专职)、吴剑旗(双聘)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俞书宏(双聘)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吴信东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徐常胜、刘永胜、何怡刚、陈斌、谢康、梁樑、汪萌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洪日昌、张博、龙建成、姜元春、黄海鸿、付超、段亚君、毕传兴、汪萌、吴宗铨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朱士信、杨善林 |
安徽省级教学名师 | 朱士信、王左辉、江立成、张崇高、鲁道荣、宋传中、蒋建国、胡学钢、李学良、张辉、朱家诚、方敏、宣天鹏、徐科军、陈新生、朱华炳、唐烁、姚日生、朱晓临、檀江林、高飞、侯整风、黄志斌、程继贵、张本照、张洪斌、杨志林、叶明、张建设、何建民、李早、黄康、刘丽、梁昌勇、崔鹏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电子商务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刘业政 | 2010年 |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赵韩 | 2010年 |
工科数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 朱士信 | 2008年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宋传中 | 2008年 |
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团队 | 杨善林 | 2007年 |
资料来源: |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7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102个。
学院 | 本科专业(类) |
---|---|
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仪器类(含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宣城校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宣城校区) |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宣城校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宣城校区)、物联网工程(宣城校区) |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宣城校区)、精细化工(宣城校区) |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宣城校区)、智能建造、工程力学、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 |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质学、地质类(含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宣城校区)、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宣城校区) |
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方向) |
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宣城校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学 |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印度尼西亚语 |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智能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先进载运工具)(宣城校区) |
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 法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宣城校区)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校园风景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材料)、物联网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电子商务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机械与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叉车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工程训练中心、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专业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类别 | 课程名称 | 所属单位 |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宋慈和他的《洗冤集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 建筑物震害分析与防震对策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证券市场与大众理财 | 经济学院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等数学 | 数学学院 |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
构造地质学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
工程训练 | 工业培训中心 | |
材料成形原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管理信息学 | 管理学院 |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管理学院 | |
电子商务概论 | 管理学院 |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国家级精品教材5门,57部教材遴选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5部教材遴选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成果名称 | 奖项 |
---|---|
基于HCSNEW模式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性研究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和大工程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校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顺利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机械工程、地质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科 | 等级 | 评审时间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重点学科 | 2007年--教育部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二级重点学科 | 2007年--教育部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二级重点学科 | 2002年--教育部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重点培育二级学科 | 2007年--教育部 |
资料来源: |
机械工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 |
工程力学 |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材料科学 | 材料加工工程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结构工程 |
应用化学 | 环境工程 | 企业管理 | 车辆工程 |
构造地质学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岩土工程 | 化学工艺 | 食品科学 |
资料来源: |
学位授权点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地质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机械、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美术学、设计学 |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建筑学、艺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翻译、金融、法律、药学、风景园林 、应用统计、新闻与传播 |
学科评估
类别 | 奖项等级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第6位 |
地质学 | 第8位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第10位 |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数学 | B-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地质学 | 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生物学 | C- | 建筑学 | B- |
力学 | C- | 土木工程 | B |
机械工程 | B+ | 水利工程 | C- |
光学工程 | C-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B+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城乡规划学 | C+ |
电气工程 | B | 软件工程 | B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工商管理 | B+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资料来源: |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 | 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 |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5年2月 | 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
2022年1月 |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
2022年2月 | 选入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
2022年3月18日 | 入选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预选名单 |
2022年4月 | 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70余个。
科研基地名称 | 主管单位 |
---|---|
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发改委 |
省部共建现代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科技部 |
科研基地名称 | 主管单位 |
---|---|
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国家发改委 |
科研基地名称 | 主管单位 |
---|---|
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 |
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 |
科研基地名称 | 主管单位 |
---|---|
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成形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教育部IC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教育部应用物理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 |
科研基地名称 | 主管单位 |
---|---|
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成形机械工业重点(工程)实验室 | 机械工业协会 |
机械工业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 机械工业协会 |
智能互联系统安徽省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专用系统芯片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空天系统智能管理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及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 |
智能汽车安徽省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监测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 |
安徽省智能数控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 |
农产品精深加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情感计算及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航空结构件成形制造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测量理论与精密仪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科技厅 |
汽车NVH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科技厅 |
微电子机械系统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科技厅 |
粉末冶金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科技厅 |
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科技厅 |
农产品生物化工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科技厅 |
安徽省先进能源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安徽省科技厅 |
安徽省氢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安徽省科技厅 |
安徽省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科技厅 |
安徽省重大疾病代谢疾病和营养干预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安徽省科技厅 |
科研基地名称 | 主管单位 |
---|---|
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试点) | 教育部 |
网络空间行为与管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委宣传部 |
数字经济与智慧企业管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委宣传部 |
能源环境智慧管理与绿色低碳发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委宣传部 |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 安徽省委宣传部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智库) | 安徽省委宣传部 |
产业转移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 安徽省教育厅 |
工业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 | 安徽省教育厅 |
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安徽省教育厅 |
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根据2018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创造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三相异步电机,第一个客机防雷系统等,填补了众多领域的空白,五年来,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4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5项;获批授权专利1675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高居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
项目承担
2017年,学校纵向科研项目到帐经费为24361.43万元,首次获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同时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4项,总直接经费6285.1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批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其中获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牵头项目1项,牵头课题7项,总合同经费3547.83万元;获批各类军工项目19项,其中首次获批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1项,合同经费700万元;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10项,首年合同经费845万元;获批主持和参与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30项,其中学校作为主持单位6项;首次获批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1项,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2项;新增立项横向项目740项,合同总经费19405.88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39项。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2408.47万元。
授权专利
2017年,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申报专利1330项(其中发明专利1176项、PCT申请3项);获批授权专利57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62项)。
科研获奖
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共有49项成果获2016年度、2017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3项。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共同完成单位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11月,学校申报的科技项目“现代传媒建筑(安徽广电中心)复杂钢结构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和等级 | 时间 |
---|---|---|
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6 |
大别山东段深部探测与找矿突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6 |
基于DSP的全数字式高性能科氏质量流量计的研制与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复杂环境安全高效射频识别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4 |
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 | 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 2014 |
多媒体数据分析与检索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二等奖 | 2014 |
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 | 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7 |
铸铁材质参数液态在线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系统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6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报连续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安徽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称号;2001年,进入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行列;该刊是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 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成为《中国科学引文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来源期刊; 2001年,获得《CAJ-CDF规范》执行优秀奖; 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3年,入选《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2004年,获评“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同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预测杂志》
《预测杂志》(双月刊)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
《大学数学》
《大学数学》杂志为数学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类学术刊物,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合肥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为国家级数学专业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合肥校区)有馆藏图书297.95万册,电子图书218.6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186个,中外文电子期刊6.9万种;订阅中外文现刊1061种、1634份。图书馆书刊在屯溪路校区馆西楼和翡翠湖校区馆实现借阅一体化服务。保留屯溪路校区馆东楼有《科图法》书库。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国家和地区 | 院校 |
---|---|
美国 | 乔治-梅森大学、戴顿大学、特洛伊大学、丹佛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北亚利桑那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东华盛顿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洪堡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曼斯菲尔德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塞勒姆州立学院、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北德克萨斯州大学 |
德国 | 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斯图加特大学、德累斯顿理工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不莱梅大学、科隆大学、图宾根大学 |
加拿大 | 滑铁卢大学、瑞尔森大学、多伦多大学、里贾那大学、西蒙菲沙大学 |
澳大利亚 | 迪肯大学、科廷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弗林得斯大学、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 |
英国 | 卡迪夫大学、利物浦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苏塞克斯大学、谢菲尔德哈雷姆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考文垂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阿尔斯特大学 |
法国 | 巴黎第十三大学 |
比利时 | 安特卫普大学 |
爱尔兰 | 国立高威大学 |
匈牙利 | 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 |
韩国 | 忠南国立大学、国民大学 |
台湾地区 | 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兴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义守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静宜大学 |
香港地区 |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
澳门地区 | 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大学 |
俄罗斯 | 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 |
白俄罗斯 |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大学 |
资料来源: |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于祥成 |
校长 |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施永红 |
党委副书记 | 严福平、胡笑旋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季益洪、汪萌、吴华清、康宇 |
副校长 | 丁立健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学校时期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 / | 毕仲翰 | 校长 | 1947.9~1948底 | ||
蔡荫乔 | 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49.3~1950.7 | ||||
淮南工业专门学校 | 吴伯文 | 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50.7~ | |||
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 王际岩 | 党委书记 | 1953.2~1953.5 | 王际岩 | 校长 | 1951.11~1953.2 |
孙宗溶 | 党委书记 | 1953.8~1962.7 | 孙宗溶 | 校长 | 1953.8~1956.12 | |
合肥矿业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 孙宗溶 | 院长、校长 | 1956.12~1962.7 | |||
合肥工业大学 | 赵一鸣 | 党委代理书记 | 1962.6~1966年6月'文革'开始后受冲击 | 刘正文 | 代理校长 | 1963.9~1969.11 |
赵一鸣 | 党委书记 | 1979.3~1980.2 | 刘新增 | 革委会主任 | 1968.3~1973.2 | |
刘新增 | 党委书记 | 1970.10~1973.2 | 王青春 | 革委会主任 | 1973.2~1975.3 | |
王青春 | 党委书记 | 1971.4~1973.2 | 赵秀山 | 革委会主任 | 1975.3~1977.9 | |
党委书记 | 1973.2~1977.8 | 赵一鸣 | 校长 | 1979.3~1983.10 | ||
赵秀山 | 党委书记 | 1977.9~1978.7 | 顾绳谷 | 校长 | 1981.3~1987.6 | |
张福田 | 党委书记 | 1975.3~1977 | 邓志煜 | 校长 | 1987.6~1991.6 | |
万立誉 | 党委书记 | 1978.2~1981.11 | 王成福 | 校长 | 1991.6~1996.7 | |
许世尧 | 党委书记 | 1981.11~1984.3 | 陈心昭 | 校长 | 1996.4~2004.1 | |
邓志煜 | 党委书记 | 1984.3~1987.6 | 徐枞巍 | 校长 | 2003.12~2015.7 | |
朱兆瑾 | 党委书记 | 1987.6~1988.7 | 梁樑 | 校长 | 2015.7~2022.7 | |
胡逵生 | 党委书记 | 1989.3~1991.6 | ||||
唐国贵 | 党委书记 | 1991.6~1996.7 | ||||
朱剑中 | 党委书记 | 1996.7~1998.11 | ||||
朱新民 | 党委书记 | 1999.12~2007.8 | ||||
李廉 | 党委书记 | 2007.8~2014.5 | ||||
袁自煌 | 党委书记 | 2014.05~2019.01 | ||||
余其俊 | 党委书记 | 2019.01~2023.5 | ||||
资料来源: |
斛兵塘
斛兵塘
建艺馆
建艺馆
企业界
姓名 | 备注 |
---|---|
任传俊 | 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张家仁 | 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 |
浦天祥 | 原中国西电集团总经理 |
赵经彻 | 原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叶青 | 原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周玉成 | 原华源集团董事长 |
季学智 | 原合肥美菱集团公司董事长 |
祝义才 | 江苏雨润食品集团董事长、江苏省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会长 |
余夕志 |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 |
赵建国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燕福龙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一农 | 中广核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
奚国华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
谢彪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董事长 |
刘敬桢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
李新亚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
张炜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国家勘察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王统建 |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
毛卫东 | 中国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第六工程所所长 |
王玉珏 |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
张玉牛 |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朱元巢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李富生 | 许继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
魏光林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
戴晴华 | 三一集团副总裁、三一重机总经理 |
陈伟农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 |
董长征 | 丰田汽车(TOYOTA)中国执行副总经理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
徐平 |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
朱福寿 |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总经理 |
蔡玮 |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
汪舒鸥 | 神龙汽车公司(东风标致雪铁龙)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
左延安 | 原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安进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戴茂方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原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总经理 |
赵厚柱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 |
尹同耀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 |
鲁付俊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刘汉如 | 安徽星马汽车集团董事长,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吴海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专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
童金根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童永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肖正海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谢力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唐军 |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冯鑫 | 北京暴风网际科技有限公司CEO |
刘 磅 |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
赵建军 | 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董事长 |
李立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所长 |
马向群 | 原新浪网副总裁 |
中信出版社社长 | |
上海紫江集团执行副总裁 | |
丁叮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金友华 |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王元曦 | 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
董志良 | 合肥力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黄海洲 |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联席负责人 |
魏臻 |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 |
李炜 | 安徽国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
杨玉国 | 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 |
国元证券副总裁 | |
冯树荣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总行工会主席 |
屠筱北 | 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董事长 |
锁炳勋 | 安徽金种子集团董事长 |
胡继红 | 绿源(电动车)集团公司总裁 |
谢志刚 | 榆次液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 |
朱庆龙 | 安徽恒大自控集团董事长 |
王松青 | 九源(北京)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丁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裁兼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 |
林巨广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
严建文 | 合肥锻压集团董事长 |
吴宗彦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廖恩荣 | 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NGC副总经理 |
胡小林 | 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董事长 |
安徽国华科技集团董事长、安徽国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
政界
姓名 | 备注 |
---|---|
濮洪九 |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贸促会煤炭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煤炭行业商会会长 |
贾成炳 | 中国铸造协会理事长,原中央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
唐贤明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总装备部副总参谋长,少将军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
朱作满 | 原总后少将 |
程安东 | 原陕西省省长 |
王思齐 | 原贵州省政协主席 |
曾晓东 |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
曹洪兴 | 原贵州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 |
邵桂芳 | 原山东省副省长、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
王国平 |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
李有慰 | 原青海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原人事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人事部纪检组组长 |
陈万志 | 原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主委 |
王淑森 | 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
苗圩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原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原武汉市委书记 |
高祀仁 | 原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
宁吉喆 |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
蔡其华 | 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原中共长江委党组书记,长江委主任 |
丁文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 |
钟自然 |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 |
原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 |
倪岳峰 | 二十届中央委员,河北省委书记 |
徐立全 |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 |
唐承沛 | 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 |
张大方 |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
张维宁 | 现任河南省副省长,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 |
林元和 |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原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委员 |
徐根应 |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 |
纪冰 | 安徽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
蔡建平 |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 |
张效武 |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 |
金问荣 | 安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
李和平 |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
张华龙 | 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 |
胡连松 |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
王鹤龄 | 安徽省十届政协副主席、安徽商联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 |
郑牧民 | 安徽省十届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
刘光复 | 安徽省十届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
赵韩 | 安徽省十届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主委,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导 |
李宏塔 | 安徽省十届政协副主席 |
徐景仁 |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
丁海中 | 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 |
侯永志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
丁晓牧 | 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
章敬云 |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党委书记、纪委书记 |
于广陵 |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
童友好 | 合肥市瑶海区区委副书记、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
方志宏 |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厅党组书记 |
学界
姓名 | 备注 |
---|---|
陈鲸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卢秉恒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徐南平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潘复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杨善林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维江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俞书宏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耿安松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董树文 |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
崔之祜 | 军队著名计算机专家,总参某所学科带头人 |
王耀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校长,少将军衔 |
费业泰 |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
何天白 |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余增亮 |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离子束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 |
盛政明 |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
张海霞 | 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教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秘书长 |
毕超、蒋全 | 电机专家、2006年度获新加坡“国家科技奖”(唯一) |
俞汉青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环境工程实验室教授,国家杰青 |
王丽娜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宛新华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
崔德密 |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虞邦义 |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金美峰 |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
张志兵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徐铜文 | 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
侯超群 |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
标志主体是该教学楼的正面视图,庄重典雅的造型,象征了学校厚重的文化积淀、扎实的人才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以及求实的学术态度。标志上的中文校名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1945为建校年代。
校名
校名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
校旗
校旗
合肥工业大学校旗印有学校标识和中英文校名,呈竖式排列,中文校名文字为邓体;校旗的颜色采用红白相间,红色取自校区内1958年建造的教学主楼的红砖颜色,区别于一般旗帜颜色,凸显其历史的厚重感。白色取自校园广植的白玉兰花色,因其白玉兰为合肥市市花,从而体现学校所处地域的特色;校旗白色部分占整个校旗面积的三分之二,寓意工科在学校学科布局上的主体地位,上下红色部分占三分之一,分别寓意理科和文科,诠释了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科性大学特点。
尺寸规格:一号旗帜:2880mm×1920mm;二号旗帜:2400mm×1600mm;三号旗帜:1920mm×1280mm;四号旗帜:1440mm×960mm。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厚德,为开阔、大度、包容之意(见《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学,意为致志专心(见《三国志》之《孙瑜传》中“笃学好古”);崇实,即为实事求是之意;尚新,为在推究(调查研究)事务(学术)的原理上开拓创新,提出科学可行的理念。
校歌
《弦歌一路高声唱》 北带淮河,南襟浩浩长江。 合肥工大在皖中央。 器识为先,品德为上,求知求真,弘实学养。 弦歌一路高声唱,培育万千栋梁。 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 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 永远,永远的理想。 东临巢湖,西眺巍巍大别山。 合肥工大在皖中央。 学术精进,思想开放,科技创新,教学相长。 青春如火好时光,志在祖国富强。 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 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 永远,永远的理想。 |
综述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宣城校区共4个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区。
合肥校区
屯溪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南校区),地处合肥市繁华路段,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校区由屯溪路(南一环路)、马鞍山路、九华山路、宁国路环绕,校区占地面积1250亩。屯溪路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基地,也是学校行政与教职工生活的主校区。校区正北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教学楼,东北部为本科生宿舍楼和教职工住宅,西北部为西二教学楼和各学院、研究院的科研楼群,中北部为运动场。中部为后勤服务楼群与图书馆。东南部为三国古迹斛兵塘,西南部为教职工生活区与附属中学,中南部为行政办公楼群与学术会议中心。
2010年,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主教学楼被列为合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月,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合肥工业大学老教学楼
翡翠湖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2001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开始建设,校长陈心昭命名新校区为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坐落在风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处在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
六安路校区
六安路校区为原安徽工学院校址,安徽工学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址恢复安徽工学院。1997年1月重新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当年6月挂牌,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六安路校区,也称北校区。
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位于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校区规划办学用地面积为21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设工程系、生态环境系、物流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文法系、英语系、食品科学系等12个系,1个基础部,在校本科生11000余名,研究生200名。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