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蹄兔 编辑
蹄兔,是蹄兔属下唯一的一个种。分布于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中东和阿拉伯半岛等地。蹄兔群居,喜爱鸣叫,属植食性动物,但是它们偶尔会吃昆虫。野生蹄兔寿命大约10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树蹄兔
蹄兔头骨
始祖马的骨骼结构与现代的蹄兔相当类似,这一点并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到。一些科学家相信,始祖马与马毫无联系,它可能是蹄兔的变种。
蹄兔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陈冠芳,在2006年第三季度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四川德格上新蹄兔亚科(Pliohyracinae)一新属》的论文,以西藏后裂爪蹄兔(Postschizotherium tibetensis zong et al.,1996)为基础,建立了上新蹄兔亚科(Pliohyracinae osborn,1899)的一个新属:横断山蹄兔(Hengduanshanhyrax gen.nov.)。夜晚的蹄兔
1996年,宗冠福等把出自金沙江上游、四川最西部的德格县汪布顶组中的几件标本归入后裂爪蹄兔属中。他们认为这些材料代表2种:P.tibetensis zong et al.,1996和Postschizotherium sp.,生存时代为早更新世。笔者在研究山西西榆社盆地新近纪的蹄兔化石时发现:1)种Postschizotherium tibetensis 仅仅是以一个破损的头骨(HV 7788.1)为代表,曾置于该种的另两个不完整的左下颌骨(HV 7788.2和HV 7788.3)和归入Postschizotherium sp.的一个破损的左上颌骨(HV 7789)在牙齿和颌骨的性状上与蹄兔的不同,而应当属于爪兽,邱占祥等(2002)也曾提及这一看法。2)头骨(HV 7788.1)所显示的特征与后裂爪蹄兔属的明显不同,或者说,西藏后裂爪蹄兔(Postschizotherium tibetensis)不具有后者的基本特征,即个体大,与臼齿相比,前臼齿突然变小和臼齿具丰富的白垩质等。这表明它不可能是后者的成员。从其吻部和牙齿的特征看,它更可能代表了上新蹄兔亚科(Pliohyracinae)的一新类型。因此,作者在论文中对它进行重新记述。
蹄兔目 Hyracoidea Huxley,1869
上新蹄兔科Pliohyracoidae Osborn,1899
上新蹄兔亚科Pliohyracoinae Osborn,1899
蹄兔
属型种 Hengduanshanhyrax tibetensis (zong et al.,1996)。
词源 Hengduanshan,横断山的拼音,hyrax(希腊语),蹄兔。
西藏横断山蹄兔 Hengduanshanhyrax tibetensis(zong et al.,1996)
正型标本 一个不完整的头骨两侧的门齿、犬齿和颊齿(P1至M2)(HV 7788.1)。
产地及层位 四川甘孜德格县汪布顶乡(金沙江高阶地);汪布顶组,晚上新世或更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