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音器官 编辑
人体参与发音活动的器官。根据这些器官在发音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呼吸器官包括肺、膈肌和胸廓,它们为发音提供所需的空气动力。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其作用是在空气动力推动下,发出可供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加工的声音。吐字器官包括唇、齿、舌、软腭、硬腭等,它们对发声器官产生的声音进行加工,形成具有意义的语音。共鸣器官由口腔、咽腔、鼻腔和胸腔构成,它们对形成语音、扩大音量和丰富音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音器官是由生理作用各不相同的人体器官构成,当这些器官参与发音活动时,它们被称作发音器官,形成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独特系统。除了上述各器官,耳在发音过程中具有不可少的监视和调整发音动作的特殊作用。因此,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人耳也应被看作是发音器官。
目录
脑干中与言语运动有关的运动性脑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主要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面神经核和面神经、疑核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舌下神经核和舌下神经)。脑干脑神经核团及其支配的肌肉构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发声器和调节器)等。呼吸器包括肺、支气管、气管、胸廓和呼吸肌(主要为膈肌、腹肌、肋间肌);发声器包括喉和声带;调节器包括口唇、面部表情肌、下颌、咀嚼肌、口腔内部的器官(包括牙齿、舌、软腭以及咽喉)、鼻腔和鼻窦。
运动皮质发出冲动经皮质脑干束传入到脑干(主要为延髓)有关神经核团,传导经脑神经使构音器官产生运动,发出声音。此外,小脑、基底节的冲动经神经纤维传导到与发音有关的脑干运动性脑神经核等,控制有关发音肌肉的肌张力和共济运动,使声音委婉、悦耳。
声音主要发生于呼吸过程的呼气期。构音器官发出声音的过程如下:首先为呼吸肌的协调运动,气流呼出。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部呼出气流强行通过声门裂窄隙时,振动声带产生声音,再经调音器的共鸣作用发出。调声器官根据不同需要,产生喉音、舌音、唇音、鼻音等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