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层 编辑
地层(stratum)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是一层或一组具有某种统一的特征和属性的并和上下层有着明显区别的岩层。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沉积物,地层之间可以由明显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也可以由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不十分明显的特征界限分开。
地层
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地层往往具有特定地质时代的涵义。因为地层是在一定时代形成的,或新或老,每一层或每一组地层都有它自己形成的时代或年龄;而岩层则往往是泛指各种成层的岩石,例如砂岩层、灰岩层等,不必强调时代的概念。举例来说:这里的地层是寒武纪的,这就是具有时代概念;又如,这种岩层是含水层,这就是没有强调它的时代概念。不过,在实际应用时,地层和岩层也可以互相代替,不必严格区分。
①以岩性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岩性地层;
②以化石为划分依据的生物地层;
③以形成时间作划分依据的时间地层或年代地层。
第②、③类实际上属一种类型,其划分和对比具全球同时性。年代地层单位(界、系、统、阶)也像生物地层一样,都以化石作划分和对比依据。地层一般指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由沉积岩以及火山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错综复杂的,或者因某时代地壳上升造成地层缺失,或者因构造变动如逆掩断层造成层序颠倒,或者因受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的古书已经变成残篇断简,顺序混乱,字迹模糊一样,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才能理清顺序,分章划段,进行研究。
因为一个地区的全部地层就是该地区地壳历史发展的“书页”。地层划分必须有一定根据,一是以岩性为根据,例如砾岩层、砂岩层、灰岩层、砂页岩互层等; 二是以生物化石为根据,因为不同时代的地层常含有不同种类的古生物或古生物群;三是根据沉积旋回,例如某个时代从海侵到海退,沉积岩层往往表现为从粗到细 (如从砾岩、砂岩、页岩到灰岩等)、又由细到粗(如从灰岩、页岩、砂岩到砾岩等) 的有韵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一个沉积旋回。沉积旋回可以反映海陆变迁及地理环境的变化;四是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如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它们可以反映在沉积过程中地壳的升降运动或褶皱变动(亦称造山运动);五是根据地层的同位素年龄,特别是对那些缺少化石的古老地层更具有重要意义。
地层对比首先是地质时代或层位的对比,对比的主要根据是生物化石。在三个地点的地层中凡含有相同化石的,就可以用点线连接起来,表示它们的层粒(用A、B、C、D表示) 或时代是相同的。地点3缺失B层,可能因地壳抬升没有沉积,也可能有沉积而被剥蚀掉了。不含化石的地层一般称为“哑地层”,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古生物方法进行对比,而利用岩性、沉积旋回、岩层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等进行对比就成为重要方法。
如华北地区 (包括东北南部)在早古生代各地具有相似的稳定沉积环境,所以岩性的横向变化较小,常具有相似的特征,如下寒武统的紫红色页岩、中寒武统的鲕状灰岩、上寒武统的竹叶状灰岩、中奥陶统的纯厚块状灰岩等,就可以作为对比的标志之一。不过,近年对微体生物化石和孢子花粉的研究日益深入,有些所谓哑地层不“哑”,可用它们作为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地层的划分或对比,都应利用综合的方法,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结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