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期 编辑
儿童期亦称学龄初期或童年期。此时期身体的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大脑皮质抑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兴奋强烈。在小学的教育影响下,儿童的认识、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方面不断发展。所以,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升初中作好准备。
①围产期。胎儿满28周到生后一周。
②新生儿期。从娩出到生后28天。
③婴儿期。或称乳儿期。从生后28天到1周岁。
④幼儿期。1~3周岁。
⑤学龄前期。从幼儿期结束到入小学前,即3~6或7岁。
⑥学龄期。从入小学到青春发育开始,一般指6或7~12岁。
⑦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成熟,一般范围是10~23岁,且女孩一般比男孩早2年。随地区、气候、种族而异,中国大部分地区女孩自10~13岁、男孩自12~15岁开始,分别在18~20岁完成,上述各时期各有特点,但也有连续性。
⑧成童。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引申指神童。
①儿童体格发育和脏器成熟程度随年龄而异。
②年龄越小,生长越快,所需营养物质和液体总量,比成人相对高。
③各种疾病刺激可出现异常病理现象。
④由于免疫机制不全,感染易扩散。
⑤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多见。
⑥由于患儿多不能正确表达病情和检查不合作,医务人员应重视家长对病情的反映。
⑦儿童用药剂量及种类、外科手术特点与成人不同。
⑧小儿恢复功能强,疾病易痊愈。但由于机体代偿能力差,某些疾病可急剧发展而致死亡。
全身各系统发育的速度不同,一般按自上而下的次序进行。头部发育最早,停止也早;下肢发育的开始及停止较迟;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出生后第一年,脑的发育最快。幼儿期咽部淋巴组织和扁桃体增长较快,10岁以后发育减慢。生殖系统及肌肉到青春期后方迅速发育。身高及体重在乳幼儿期及青春期有两次高速度增长。
影响体格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先天因素。母亲的年龄、胎次对胎儿出生体重都有影响。
②遗传因素。各种染色体畸变和许多代谢疾病都可遗传后代,不同民族间身高体重也有差异。
③营养因素。营养缺乏时,体重、身长明显低下,智力发育也受到不同影响。
④急、慢性疾病。慢性病的影响尤为显著。
⑤生活环境。环境清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足够的户外活动、规律的生活制度和教养方法均对体格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⑥锻炼和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协助消化和血液循环,也是影响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
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 一般包括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骨龄、牙齿发育、感知和运动的发育、言语发育等方面。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有各自的标准,而且城乡也存在差异。
对营养素的需要 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与成人不同,各年龄组间也有差异。机体所需总热量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每天活动消耗的能量、生长需要、排泄的消耗等5个方面。
小儿时期体液相对比成人多。新生儿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0%,婴儿约占70%,学龄儿童约占65%,而成人约占60%。故小儿年龄越小,所需水分越多。
由于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所需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均比成人要多,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都可造成各种营养缺乏症而危及小儿生长发育及生命。
①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品。世界卫生组织把提倡母乳喂养列入90年代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行动纲领中。母乳的优点为:含有适合各年龄组婴儿生长的各种营养素;经济方便,不易污染;含有大量抵抗疾病的抗体;通过喂哺婴儿,有利母亲产后恢复及婴儿智力体力发育。婴儿断奶最适当时期为8~12个月,若遇夏季炎热,为防改食而致消化不良,断奶可延至秋季。
②人工喂养。用牛乳、羊乳、其他各种代乳食品喂哺6个月内婴儿,称人工喂养。采用何种代乳食品,要根据儿童年龄、消化功能、经济条件来决定,并要注意各种代乳品的营养素含量。牛乳与人乳的比较(见表)。
③混合喂养。由于母乳不足,或母亲因身体条件、工作或社会活动影响按时喂奶,可添加牛乳等,称混合喂养。但混合喂养应充分喂哺母乳后再根据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加喂牛乳等。
④婴儿辅助食品。随婴儿生长发育需要,自生后就要注意各种维生素及辅助食品的添加。
①儿童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药物吸收、代谢和排泄比成人快。
②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比成人大,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药物代谢。
③小儿各脏器正在发育中,功能不全,用药不慎易中毒。
④小儿抵抗力差,极易罹患疾病,反过来又影响机体对药物的耐受。
⑤某些激素类药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物可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幼儿好动,好奇心强,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成人的监护,不能任其独自在室内、外玩耍。学龄期儿童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都喜欢独立活动,此时期好胜心强,常不顾及安全,因此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婴儿期感觉发育速度很快,而知觉发育较慢,当开始出现明显的注意力和初步的记忆能力时,而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婴儿的感知觉是通过摆弄玩具或使用物体发展的,因此要努力增加婴幼儿知觉的各种内容(如给有声音、色彩鲜艳的玩具),以促进智力发展。6~8个月以后的儿童会对外人产生疑惧,因此接触儿童时态度和蔼十分重要。幼儿期,特别是2岁以后,开始独立行走,双手开始能学会使用工具,开始学会以语言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1岁以后儿童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太顺从成人,此时成人切忌使用请求的口吻,以免养成儿童抗拒的习惯。2~3岁后儿童即表现好奇心,亦表现自尊,怕羞,喜欢独自活动或找成人作伴。此时,成人应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
学龄前期,由于手的动作的发展,扩大了小儿的活动范围。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好奇、好动又好问,喜欢模仿成人的举动,且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要求独自活动,但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有限,因此,常与愿望产生矛盾。游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形式,所以游戏是培养小儿智力、体力活动的最基本方式。学龄前儿童怕羞心理明显,作检查时应加注意。
青春期的少年表现有强烈的自立要求和好胜心,同时也表现对异性的特殊兴趣。但常表现得很幼稚,行动上有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成人应特别关心和注意引导他们。要尊重他们的意见,但要予以正确的指导、监督,既要鼓励他们的独创性和自觉性,又要恰当地克服他们的盲目性、冲动性和依赖性。
小儿心理发育在乳儿期、幼儿期就要打好基础,学龄前期就要注意心理教育,到小学年龄期是一个大转折,进入学校后,能够与老师、家长沟通思想,这对成年后健康的心理状态起着奠基的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