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丢失 编辑
骨丢失,是指在失重环境中,作用于人体腿骨、脊椎骨等承重骨的压力骤减,同时肌肉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相应减弱,骨骼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导致骨质脱钙,并经肾脏排出体外,这样,航天员会出现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软组织钙化、肾结石等,严重时回到地面重力环境后也较难逆转。
②药物治疗:骨质疏松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
③激素治疗:严格地讲,激素治疗也属于药物治疗,但有其特殊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所用的激素不同于常用的固醇类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恪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对于女性绝经后产生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的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
④体育治疗:体育治疗简称体疗,是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恪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外力对骨路的剌激,从而缓解骨质疏松.
⑤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将电,光,声等现代化理疗仪器作用于人体及骨路之上,促进骨路的合成.主要包括超声波,超短波,磁疗,热疗等.
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性格怪癖,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到重视.
这项成果发现和阐释了一个同时参与造成失重和增龄性成骨能力降低的小核酸的功能,并在实验中针对该小核酸开发的治疗药物成功减缓了模拟失重和增龄导致的成骨能力下降以及骨丢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北京时间12月10日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据介绍,对长期空间飞行影响人的健康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由于失重导致的骨丢失列各种风险因素之首。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历次长期太空飞行任务中,尽管采取了各种物理、药物及营养等手段进行干预,空间骨丢失问题还一直困扰着航天员。空间骨丢失已成为制约人类进军深空的瓶颈因素,也是建设月球基地和探索火星之前必须解决的影响航天员安全健康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衰老密切相关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等老年骨科疾病,也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专家称,中国航天员中心领衔开展的失重性骨丢失研究获重大突破,向未来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所导致的骨质丢失的防护,以及逆转老年人骨质疏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在失重性骨丢失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其创新团队还应2012年美国骨科年会特别邀请在焦点大会上作专题系列报告,并被第十届国际骨质疏松大会授予创新团队奖。
2019年7月11日,以 The mechanosensitive Piezo1 channel is required for bone formation 为题在Elife杂志在线发表了肖百龙团队和李英贤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此文报道了骨代谢的力学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揭示了一种关键的机械门控Piezo1离子通道介导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机械力敏感性及其在负荷依赖性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骨组织中机械力传感的新机制,为航天失重和长期卧床导致的骨丢失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