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椰菜 编辑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innaeu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野甘蓝的变种。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种子宽椭圆形,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花椰菜原产地中海沿岸,之后引种至印度、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孟加拉、中国等国。花椰菜既不耐炎热干燥,也不耐长期霜冻,生育适宜温度为17~20℃;喜光稍耐阴,喜湿润环境;适宜在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生长。花椰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性凉,味甘,助消化,增食欲,生津止渴,是一种保健食品。
传播历史
花椰菜
名称由来
1986年,叶静渊在一篇题为《甘蓝类蔬菜在我国的引种栽培与演化》的文章中说:“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传入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民国七年(1918)《上海县续志》中始以‘花菜’之名收录在《物产·蔬类》,并且说它是‘欧洲种,光绪八年(1882)试植于浦东’。”《上海县续志》说1882年在浦东试植花椰菜,那时可能是这种植物刚进入上海,而且也可能是它刚传入东亚的时期,因为一般认为,这种植物传入日本也是在这个时期,即明治初期。不过,叶静渊说,这种植物在1918年《上海县续志》中始以“花菜”之名收录在书中,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至少在1915年《辞源》中就已经收有“花菜”这一条目:“花菜(Cauliflower):即花椰菜。”在《辞源》中的“椰菜”条,有这样一些话:“椰菜……又一种,开花甚多,花茎花蕾皆可作蔬,别称花椰菜,俗名花菜。”从这些话里分析,在1915年“花菜”已是社会上所使用的通俗的名称了。所以,1918年的《上海县续志》不是首次记载“花菜”之名的文献。当时这种植物不仅叫“花菜”,还叫“椰菜”“花椰菜”,这说明在1918年之前,“Cauliflower”已有好几个汉语名称了,所以更不能说,“花菜”是这种植物最早的汉语名称。
花椰菜
1878年1月,在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编纂的《格致汇编》中,有一篇题为《化学卫生论》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些话:“平常所种之物,如萝葡、青菜、开花菜、波菜、葱、蒜等原为野草,无益于人。然历年植于肥土,使其茁壮滋荣,则最合人用。”这里的“开花菜”就是指花椰菜,这可从后来的《格致汇编》中得到证实。在中国上海,一开始花椰菜称作“开花菜”(如1878年的《格致汇编》),后来简称为“花菜”(如1915年的《辞源》,1918年的《上海县续志》)。
“花椰菜”一词还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后来还改成“花野菜”(はなやさい)。日语中的“野菜”其实就是指蔬菜。现在日语里“花椰菜”“花野菜”已不大常用,一般用カリフラワー,即cauliflower之音译。
花椰菜" alt="
花椰菜"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159252dd42a2834349b9bc2f9e7deea15ce37d311e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花椰菜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一个花球主轴上约有50~60个小花球,基部小花球粗2~3厘米,中心部的小花球不足1厘米。花球组织非常致密,在花枝顶端继续分化的花芽,能开花的是极少数。正常的花球是半球形,球面是规则的左旋辐射轮状排列,表面是颗粒状,质地致密。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
花椰菜 | 甘蓝 | |
---|---|---|
枝叶 | 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 | 茎肉质,矮而粗壮,不分枝;叶片多,质厚,层层包成球状体,为乳白或淡绿色。 |
花果 | 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 | 花瓣淡黄色,为宽长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实为圆柱形,两侧稍扁,果柄直立开展。 |
图片 |
|
|
极早熟品种:这类花椰菜品种适宜高温栽培,花芽分化早、耐热、耐湿性强,生长期短,从定植到收获30~40天。植株矮小,产量低,花球小、单球重0.3~0.5千克,适宜夏播秋收。代表品种有:福州30天、福州40天、湖里40天、夏花40天、泰国耐热40天、夏雪40等品种。极早熟品种冬性弱,易发生早花现象。栽培上必须大水、大肥,以促为主。
早熟品种:这类花椰菜品种,耐热、耐湿性较强。从定植到收获一般50~60天,花球中等大小,单球重为0.5~1.0千克,适宜夏播秋收。代表品种有:白峰、矮脚59天、福州60天、丰花60、津品60、龙峰60、夏花60天、泉州60天、同安60天、温州洁丰60天等品种。早熟品种栽培管理上必须水肥充足,培养硕大的营养体是丰产的关键。
中熟品种:这类品种花芽分化较晚,较不耐热,较耐低温。从定植到收获70~90天,植株生长势较强,花球致密紧实、较大,一般单球重1.0~2.0千克,适宜夏秋播,秋冬收获。代表品种有:福州80天、温州80天、云山、田边80天、龙峰80天、申花3号、一代天使80、津学88等品种。中熟品种要求播种期避开高温季节,防止花球易出现荚叶、紫毛等异常现象。
晚熟品种:这类品种不耐热,花芽分化较晚,耐低温,喜冷凉气候。从定植到收获需要90天以上,生长势强,植株高大,花球致密紧实、花球大,单球重2.0千克以上,适宜秋播,秋冬收获。代表品种有:福州100天、傲雪、登丰100天、巨丰130天、荷兰83、祁连白雪等品种。大多数晚熟品种类型可作为春秋栽培,夏季高温季节栽培易出现荚叶、紫毛等异常现象。
此外,花椰菜品种类型还可以按花球形状分为球形、半圆形、扁圆形和拱形;按花球色泽分为洁白、乳白、乳黄、枯黄和紫色;按分布区域可分为福建花椰菜类型、浙江温州花椰菜类型、上海花椰菜类型和广州花椰菜类型。
宝塔花球
橙色花球

绿色花球

紫色花球

彩色花椰菜

彩色花椰菜

彩色花椰菜
温度:花椰菜既不耐炎热干燥,也不耐长期霜冻。生育适宜温度为17~20℃。25℃时种子发芽最快,幼苗生长适宜温度20~25℃,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17~18℃。0℃以下易受冻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难。
光照:花椰菜喜光稍耐阴,叶丛生长要求较强的光照与较长的日照。
水分:花椰菜喜湿润环境,尤其是叶簇旺盛生长和花球形成时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但水分过多也影响生长。
土壤和养分:花椰菜适宜在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生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充足的氮、磷、钾肥,对硼、镁等元素有特殊要求,缺硼时,花茎中心开裂,花球变锈褐色,味苦;缺镁时,叶肉黄色。
种前准备
苗床准备:选择光照比较长、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家院菜地或小拱棚做苗床。
土壤准备:天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每亩施1500~2000千克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再进行翻地。
营养土准备:秋天菜园土和农家肥有机质进行均匀混合,并在大太阳下暴晒消毒。一般翻晒2~3次,晒20天左右。最后1次翻晒时,要做好杀菌工作,每立方米用多菌灵200g进行混匀,装袋备用。
品种选择:根据种植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品种,一般选择自覆性好、花球洁白、植株紧凑、优质、耐抗病性强、耐运输、高产、贮藏性、商品性好且进口的包衣种子。
培育壮苗
播种: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时间,可用干籽。每亩用种量20~25g左右。穴盘选用72穴或128穴。播前,秋天深翻地耙平,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后,覆盖配好的细营养土0.5~0.8厘米以盖住种子为宜。营养土的厚度不能超过1厘米。
苗床管理:播后密闭大棚或大棚内放炉加火,提高棚内温度。当苗龄30天左右时,大棚内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0~25℃,晚上最低温度保持在20℃左右。在出苗过程中,土壤太干则可以喷水1~2次。
定植:大约在4月中下旬,当适宜苗龄30~35天有5~6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一天,用清水浇透。适时分苗,适当通风炼苗,控制幼苗徒长,及时拔出病弱虫苗。
选择壮苗:4~5片真叶、株高15厘米、茎粗0.3厘米,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大田管理
选田:选择土壤肥沃,耕层深厚疏松,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排水方便,前茬为十字花科蔬菜。
施基肥:花椰菜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在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在秋天犁地前,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磷肥全部作基肥。
定植密度: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人工进行栽苗。行距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栽植2500株,每穴单株,移栽后浇透苗水。
水肥管理:花椰菜对土壤营养条件要求较高。定植后,要有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花椰菜在未现蕾前,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少。移栽至缓苗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缓苗后,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叶面逐渐变大,根系也加快生长,应勤浇水,促进根系深扎。
其他管理:花椰菜的花球在阳光长期直射下,容易由白色变成淡黄色,甚至呈绿色或成毛球。所以,当花球直径8~10厘米左右时,用人工将花球外不同方向的叶片盖住花球或将植株外叶扶起,使花球洁白。
适时采收
根据花椰菜选种生长期,选择当顶端花球充分膨大、致密、平整圆正且尚未散开时为采收适期,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护花球采割时应在花球下带4~6片叶子,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则品质下降。采收还应把握“安全、适时、分级”三原则。
花椰菜——田间种植" alt="
花椰菜——田间种植"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58ee3d6d55fbb2fb431616dbed1837a4462308f776e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花椰菜——田间种植
病害
花椰菜软腐病
虫害
发现蚜虫,及时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杀,7天后再喷1次;发现红蜘蛛,及时用1.8%的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喷杀;发现棉铃虫,及时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杀。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发现小菜蛾,用1.8%阿维菌素类药剂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发现菜青虫,用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1000~2000倍液喷施。
花椰菜—美食
花椰菜除含维生素A、维生素B群、烟碱酸及维生素C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β-胡萝卜素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为番茄的8倍、芹菜的15倍。一天食用约100克花椰菜,则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供应即已足够。此外,白花椰菜含抗癌物质槲皮酮、谷胱甘肽、吲哚、异硫氰酸盐等。改善体质的功效
白花椰菜中所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碱酸的含量也比其他蔬菜高,而维生素B1可消除疲劳,因此在疲劳时食用花椰菜,能减少疲劳所带来的不适。而白花椰菜的多种营养成分,如β-胡萝卜素、异硫氰酸盐等,都有消除致癌物质、加强体内代谢、促进排毒、有效清除体内毒素等功能,能够保护肝脏,只要肝脏健康了,人体自然就不容易感到疲惫。
其他保健功效
花椰菜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能有效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维生素B2可促进消化,改善口角炎症状。花椰菜中的钾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铬可发挥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而花椰菜富含的植物性化学成分,可抗氧化而使癌细胞不易形成,是医学界推荐的抗癌食物。
此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椰菜含有异硫氰酸酯衍生物,有杀死白血病细胞的效用,此外这种物质对胃癌细胞及细胞癌化有抑制作用。生物试验还证实,花椰菜含萝卜硫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等所有抗氧化剂都有预防癌症及冠状动脉各种疾病的功效。花椰菜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材之一,类黄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外,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经常食用能够减少患心脏病与脑中风的危险。花椰菜在欧洲有“天赐的药物”和“穷人的医生”等美誉。
相传,清末江苏无锡郊区有一个名叫兰秀的姑娘,聪明美丽、清秀可爱,可不幸的是患上皮肤病,身上疖疮累累、痛瘁流脓、日夜咳嗽不停,久治不愈,只得闭门在家。
一天夜里,兰秀梦见一片花椰菜,十分诱人。梦醒之后,独自思考,莫非花椰菜可以治我身上的病么。于是天亮后她到长满花椰菜的地里,摘取新鲜的花椰菜,炒食之,味道鲜美、清香可口,不久,大便通利,皮肤上的疖疮也逐渐缓解,咳嗽也日渐减轻。于是她坚持炒食花椰菜,没有花椰菜的季节,则将腌制晒干的花椰菜炒食,数月后,兰秀姑娘全身皮肤光亮滑润,甚至连疤痕也没留下,脸庞比以前更加漂亮了,咳嗽也好了。此后用花椰菜治皮肤病的方法在民间就流传开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