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韧带 编辑
黄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连接相邻的上下位椎弓板,起于C2,止于S1,分节存在。
黄韧带在上附着于上位椎板前面的下半,在下附着于下位椎板后面及上缘;
向外侧黄韧带附着部可延伸到椎间关节囊,向内侧则一直延伸到中线椎板形成棘突处。
两侧黄韧带在中线汇合处留下一窄长纵行间隙,有静脉从椎管内经此间隙回流到脊柱后外侧的椎静脉丛。
于天泉等对腰椎黄韧带的附着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腰椎椎板内面上半部平滑,下半部粗糙,两者之间是一条“V”形粗线。此线两端起于两侧的下关节突基底部与椎弓根之间,向下向正中汇合于棘突根部内面中点,这条黄韧带附着线称“黄韧带粗线”。
据此于天泉等提出经黄韧带的上缘开口作为腰椎间盘手术的人路,在黄韧带之外咬除椎板,然后在直视硬脊膜下切除黄韧带,以免损伤硬脊膜,传统的开窗术经黄韧带下缘之上或中线切割韧带,人椎管时稍一过深,就会损伤硬脊膜。于还提出黄韧带肥厚所致的腰椎管狭窄,宜切除其相邻的上位稚板的下1/2和下位椎板的上1/4,同时切除其间黄韧带。
黄韧带附着之处按其组织结构可分为四个区,即纤维区,纤维软骨区,含矿物质区和骨区。由纤维区到骨区可理解为是一个逐渐骨化的过程,这是黄韧带骨化的内在基础。由于各种导致韧带退行性变的因素的作用,最终使骨区向韧带区扩展,使黄韧带由于结构的改变失去弹性而增厚变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