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韧带 编辑
项韧带,指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项韧带常被认为与棘上韧带和颈椎棘突间韧带同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达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附着的双层致密弹性纤维隔。
在人类项部中线区,两侧肌群之间存在结构丰富但不均一的结缔组织。人们常常将这一区域的全部或局部结构称为LN。该区域的境界如下:外侧界为两侧肌群靠近中线处的劈裂面;上界为枕骨的枕外隆突和枕外嵴;下界为第6、7颈椎的棘突和棘上韧带;前界为寰椎后结节、第2至第5颈椎棘突,还有寰枕后膜、寰枢后膜和黄韧带;后缘游离,即左、右两侧的深筋膜浅层和斜方肌腱在后正中线的交织处。第40版格氏解剖学更倾向于将该区域的全部定义为LN,认为LN是颈后左、右肌群之间的腱性结构与筋膜的复合体,同时提出LN并非是真正意义上韧带,理由是LN并没有连结相邻的骨,也不具有典型的韧带结构。早期研究认为LN是项部中线的双层纤维弹性结构(fibroelastic),是椎骨间的韧带连结,也是项部椎旁肌的肌间隔。也有研究将LN的存在部位向两侧扩展,提出位于头半棘肌深面的筋膜亦属于LN的结构,其作为LN的侧翼到达并附着于枕颞缝附近。
在人类,LN在维持头部和颈椎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更重要,如维持颈曲和颈椎旋转时稳定头部等。也有文献指出,斜方肌和小菱形肌通过LN将上肢肩带连接于颈椎,头夹肌通过LN将头部运动连接于颈椎。可见在头颈肩复杂运动中,颈椎可能是运动轴心。另外,Johnson等等认为LN直接将肌力传递到下颈椎(C6、C7),LN的主要作用在下颈椎,并不参与上颈椎的复杂的稳定系统。Johnson等计算斜方肌在枕骨上产生的最大力为15N,而在C7产生的最大力为150N。可见在头颈肩运动轴心中,下颈椎发挥的作用可能更大。另外,LN有本体感受器分布,可能影响颈部肌活动。LN与硬脊膜存在连结可能有助于理解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和LN未知的生物学功能。隋鸿锦等推测这种连结可能与脑脊液循环有关,也可能有助于解释某些颈源性头痛的病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ligamentum
上一篇 棘上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