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位 编辑
不同的姿势和卧位是引起身体不适的原因之一。适当地安置病人,维持正确的姿势和卧位,不但可以协助病人感到舒适,而且还可以预防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
1.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卧位。
(1)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为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竭的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2.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 稳定性卧位。
(1)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病人感到舒适。如平卧位。
卧位
舒适卧位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卧位
舒适卧位是指病人卧位时,感到轻松自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合适的位置。维持舒适卧位的重要性及作用如下:
(1)协助病人增加身心舒适,达到完全休息的目的。
(2)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降低关节的压力和活动限制,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避免关节及肌肉挛缩。
(3)至少每2h变换卧位1次,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能避免骨突处皮肤破损,预防发生压疮。
(4)某些卧位能减轻症状,起到协助治疗的作用。
卧位
(2)适当遮盖病人,注意保暖,维护病人尊严。
(3)定时更换卧位,至少2h一次,预防褥疮出现,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4)根据病人病情,协助病人每天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