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理分科 编辑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等地区和世界上部分国家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做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所分的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理分科造成“两种文化”,即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割裂。2021年9月15日消息,江西、安徽、贵州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中文名:文理分科
实行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
性质:教育制度
必修课:语文、数学、外语
实行时间:高一进入高二阶段
初始时间:1977年
涉及学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文理分科专家教师与学生意见相左
大陆1949年后,同样急需专业人才,因此开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首先成立了西安、南京、重庆等最早的8所外语学校,并在50年代开始了对高校的合并。当时实现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建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体制。这样的合并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专业性,但也造成专业面窄,且理工、文理分家,文法、财经等学科也被削减。
但在文革结束前,大陆的高中一般都没有实行文理分科。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开始。
2021年9月15日消息,江西、安徽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
但面对高考的统一指挥,学生仍须作出决定——不是选文就是选理。总体而言,选理的人数要多于选文的,在一般的学校,这个比例是3:1。
影响学生作出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某个学生擅长的是文还是理、未来就业形势(这主要受家长及老师的影响)、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理想等。但有时候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选择,如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更多地建议选文,老师的实力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如果某科教师的实力强劲,则易吸引学生选择此科)。
反对者观点
文理分科
支持者观点
部分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认为文理分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自由选择所要学的科目,使学生学有专长。同时文理分科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压力,尤其面对高考,学生更可把充分时间花在要考的科目上。
可以肯定的是文理分科确实圆了部分人的大学梦。
文科理科
采访中,绝大多数学生却表示,不分文理科无疑会增加学生负担。汉口某高中一位女生说,理科一直是她的弱项,自己适合学习文科。读高一时,她几乎没怎么学理化知识,高二她选报文科班,学习负担减轻了许多,不仅语文、英语成绩有提高,数学成绩也提升得很快。她认为,分科有利于学生及早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
专家建议——降低学科难度,改革高考模式
如果取消文理分科,会不会让学生课业负担成倍增长?对此,陶梅生认为,一旦确定不再分科,高中课本必然进行改革,学科面变宽,学习深度变浅,从而与大学的宽口径教育更加顺畅地连接。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认为,取消分科不应是单项改革,有关部门应做出整体设计,对高中课本内容、高中毕业考试制度、高考制度和高校招生制度都作出相应调整。
育才高中校长游启群建议,高一年级禁止分科,到高二年级再分,但文科生仍要学理化生、理科生仍要学政史地,并在高二举行会考,将会考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高考成绩。同时,会考试题难度不宜过高,尽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莫把孩子们累垮了
高中生现在单学文科或理科就已很累了,文理兼修?莫把学生们累垮了搞厌学了!文理一旦不分,对于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来说,那将是“下雨背稻草——越背越重”。
——一位家长在本报家长QQ群上留言
偏才可能吃亏
即使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在实际操作上和兴趣偏好上,高中生也会逐渐偏重于文或理科。如果“一刀切”,部分“偏才”就不能脱颖而出,这对他们来说,不公平。
——武大学生杨波
【赞成取消分科】
取消分科并非所有课程都要学
取消分科并不等于所有课程都要学,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侧重文科或者理科的课程,它的前提是高中能开齐开足各种选修课和实行学分制度。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
避免学生“跛腿”走路
取消分科可避免学生“跛腿”走路。过早分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武汉一中副校长徐立
偏才、特殊专长生可通过自主招生上大学。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
【教育部称历来不支持文理分科】
2010年3月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称,从国家制度设计角度讲,文理是不分科的,“教育部历来反对文理分科”。普通高中每个中学设计有12门课程,这些课程涵盖文理两科。
各校文、理、商修读的科目会略有差异,并非所有学校都有开办某一组别的全部科目,部份学校亦容许学生选修不同组别的科目。
现有高中学制常见科目
香港中学会考(中四、中五课程)
必修科目:中文、英文、数学、体育(大部份学生不报考体育科会考)
文科:中国历史、历史、地理、中国文学、经济、英国文学
理科:物理、化学、生物、附加数学、电脑与资讯科技
商科:会计学原理、商业、经济、地理、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
工科:物理、化学、电子与电学或设计与工艺或电脑与资讯科技、附加数学或生物、工业绘图
体艺中学:除上述选择外会特别着重体育及美术科。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
必修科目:中国语文及文化、英语运用
文科:中国历史、历史、地理、中国文学、经济学、英语文学
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纯粹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与统计学、电脑
商科:会计学、企业概论、经济学、电脑应用
新高中学制
取消会考及高考,由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取代,不再强制文理分科,学生可以选择文理兼备的科目。所有学生必须修读通识教育科,务求达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另见香港教育制度改革。
过去文、理分为甲组(理工)、乙组(文哲)、丙组(农医)、丁组(法商)共四组,其中甲组、丙组为自然组;乙组、丁组为社会组。 则分为四类组:
第一类组:社会组(或称文组),主修课程有国文、英文、数学(乙)、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生物、地球科学则仅在二年级必修或选修,通常在指定科目考试中应考国文、英文、数学乙、历史、地理等五科。大学可选择文、史、哲、政、法、商、艺术等系所。
第二类组:自然组(或称理组),主修科目有国文、英文、数学(甲)、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则仅在二年级必修或选修,通常在指定科目考试考国文、英文、数学甲、物理以及化学。大学可选择理学院、工学院等系所。
第三类组:自然组(或称理组),主修科目有国文、英文、数学(甲)、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则仅在二年级必修或选修,通常在指定科目考试考国文、英文、数学甲、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大学可选择医学院、生物、心理等系所。
第四类组:自然组(或称理组),主修科目有国文、英文、数学(甲)、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则仅在二年级必修或选修,学校通常将其并于第三类组,大学可选择农学相关系所。
每个类组一般而言都会参加学测,且考试范围相同。而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也允许各类组跨考,但由于课程的不同,自然组学生较易拿到高分。指定科目考试于98年起把公民与社会列为考科之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