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球 编辑
马球(POLO),指的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发明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
马球盛行于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没主要流行于军队和宫廷贵族中。世界上对于马球的起源尚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以我国文献为史料记载的,我国马球运动应该属于本土运动并非外传而来。2008年6月7日,马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马球
外文名:POLO
别名:击鞠、击球
类型:球类体育运动
马球铜件
马毬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毬的运动,所以又称“打毬”、“击毬”、“击鞠”等。骑马击鞠的运动是唐代时从西藏传入的。由于古代体育分类并不细密,而且前述《文献通考》、《古今图书集成》等将马毬归入“蹴鞠”部,也就使两者的区分更加复杂。马毬所用的球状小如拳,用质轻而又坚韧的木材制成,中间镂空,外面涂上各种颜色,有点还加上雕饰,被称为“彩毬”、“七宝毬”等。蹴鞠使用的球“以皮为之,中实以毛”,并是以步行足踢,且与马毬起源地点不同。更大的不同是,马毬用毬杖击打,足毬用脚踢。马毬的毬杖长数尺,端如偃月,形状有点像冰球杆,杖身往往雕上精美纹彩,被称为“画杖”、“月杖”等。
球状小如拳,以草原、旷野为场地。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伏,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击鞠、打䎱或击䎱就属于马球运动。也有人认为,马球最早源于公元前525年的波斯(今伊朗),后传入中国。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诗曰:“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说明至少在汉末马球已经存在了。
马球
唐代打马球风行一时,不仅成为帝王和贵族阶层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当时相邻的渤海、高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王朝进行马球竞技的描述。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的《便桥会盟图》(辽陈及之绘制),有一专门描绘唐、突厥两国进行马球比赛的场面。画面以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可汗颉利,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于长安城西渭水便桥会盟之事实为背景,画中,数名骑士策马持杖争击一球,场面颇为热烈、壮观。直至宋、辽、金时期,朝廷还将马球运动作为隆重的“军礼”之一,甚至为此制定了详细的仪式与规则。
历代记载
马球
马毬的流行也不限于中原地区。辽人从中原学去马毬,史载辽圣宗“好击毬”(《辽史·圣宗纪》)、《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 在中华大地上。
现代发展
马球
很快,马球在英国军队中流行开来。Cachar地区首府Silchar成为现代马球的发源地。成立于1859年的Silchar成为现代马球的发源地。成立于1859年的Sichar俱乐部也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球俱乐部。现代马球比赛的规则就是依据这个俱乐部当年的规则制定的。最早时选手有9人,随着座骑逐渐变大,速度也逐渐加快,人数慢慢减为7人,最后变为4人。
1876年,印度马球比赛中马的身高不超过13.2手宽,英国是14手宽。20年后,这个数字增加到14.2手宽。
马球
1875年制定了英国第一部马球规则,就在同时,印度马球协会也宣告成立。
1876年,詹姆斯·戈登·本纳特将马球传入美国。
1878年举办了首届马球(军)团内锦标赛,1893年,旨在推动马球用马繁殖的全国小型马协会也宣告成立。这项运动迅速蔓延到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英联邦各国、美国以及阿根廷,其中阿根廷已成为马球用马最大的培育国和出口国。
20世纪20和30年代是美国马球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汤米·希区柯克、塞西尔·史密斯等著名选手。美国的马球运动主要在俱乐部进行。
马球曾在1908、1920、1924、1936年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英、美、阿根廷、印度、中东等国今仍喜爱这项运动。
基本规则
现代马球
1、球线比赛中,裁判主要依靠运球路线和球员进攻权来进行处罚。运球路线是指球被击后的运行轨迹。
2、球权
进攻权是指击球后的球员有策马接着在运球路线上追逐再次击球的权利。谁最后击球,谁就拥有进攻权。
比赛规定对方球员不可在进攻球员前横穿运球路线以干预进攻或者将他撞离运球路线。但是,在进攻球员没有被阻挡的前提下,并排侧面阻挡或使用球杆干扰是允许的;角度小于45度的冲撞也并不算犯规。冲撞接触点仅仅限于马的臀部和肩部,球员间的故意碰撞则视为违例。
3、球员不可用球杆有意触击另一球员以及他的坐骑。比赛中规定右手持球杆。
4、每匹马球马最多可在一场比赛中参加两小节。
暂停规则
以下情况中,比赛铃声会示意暂停:
1、犯规。
2、人、马摔倒或者受伤。
3、马具设备断开,球员头盔撞落,以及球滚出边界。但是,球员在比赛中换马、以及球杆折断更换时,比赛继续进行。
参赛球员
马球
运动员头戴马球帽,腿着皮制护膝,脚蹬棕色皮靴,身穿白色马裤和本队颜色的上衣。比赛以中线争球开始,运动员用球槌击球,每个人在场上不受位置限制。在争球过程中,对方队员必须与领先抢球队员的跑动方向保持一致。如形成角度或迎面而来则判犯规。由于马球运动对抗性强,故规则细而严格。裁判员可根据情况判罚点球。比赛过半或每攻进一球(点球除外)双方交换场地。球进入两球门柱之间即得一分。
一场比赛为8小节,每节7分钟。节间休息3分钟,半场间休息5分钟。马球场地长275米,宽183米。两端线有白线和旗子做标志,各设一球门。门柱高3米,用布包裹,以确保安全。两柱间距为7.3米。球槌为木制,柄长1.2~1.4米,厚1.9厘米。槌头成雪茄状,长22.8厘米,直径5.1厘米。球为柳木制成。最大直径8.3厘米,重120~135克。马的身材和年龄不限,但需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特别是脾气温顺,否则易在激烈对抗中受惊、失控而引发事故。比赛设2名裁判员,1名仲裁,1名记录员。重大比赛在两个球门旁增设2名裁判员。
等级平分赛
马球
运动员装备
头盔
长至膝盖的马靴和皮质护膝,以防比赛中马球杆碰撞到膝盖
皮质手套
用竹子或藤木制作杆,杆长51英寸。
杆头用有韧性的木制,与杆成77.5度
马球运动员的装备齐全。头戴马球帽,前有护面,防止打马球时击中头部;腿着皮制护膝,防止马在奔跑中横向碰撞伤害膝盖;脚蹬棕色皮靴,身穿白色马裤和本队颜色的上衣。
马球规格
室外比赛中球是木制,球直径10英寸。
室内和围板比赛中,球是充气皮球,直径14.5英寸。
用马装备
马球
绑腿的绷带,和绑马尾巴的绷带
比赛前马球马要做严格的保护措施:为马腿缠上马腿绷带,那是比赛中最容易被击中的地方;飞散的马尾可能影响挥杆,要把马尾如同编麻花辫那样编起,一折为二,并拧起扎紧。
球场上马球马的装扮不仅仅是为了漂亮,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激烈对抗下马匹和骑手的安全。
马球场地
马球赛场长300码、宽160码(相当于9个足球场大小),两边各有一扇球门。马球比赛时间规定为6巡,除有受伤、犯规或不安全情况发生,每巡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同时,如果比赛过程中没有选手受伤,则不允许替换球员。
2022年5月10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马球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踏草皮活动
马球运动有着一个古老而有趣的特别程序——作为一名观众,你有一项义务:踏草皮!这些草皮是因为赛马的奔驰和急停而被掘出的。当比赛第三巡结束的中场哨声吹响之后,坐在球场四周的球迷们便纷纷走上球场寻找那些翻起的草皮。接着,球迷们将草皮放回原处,尽情用力地踏实草皮,以使整个球场恢复平整。此刻,球场上一扫比赛紧张、激烈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球场上人们踏草皮的欢声笑语。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影片《风月俏佳人》中男女主人公携手来到马球场踏草皮时轻松、浪漫的欢快情景。踏草皮是马球运动中的传统活动,它使你充分而自由的参与运动,享受阳光和绿地的气息;更使你在轻松中有更多的机会结识其他热情的马球球迷。踏草皮这项活动已经成为马球运动中又一重要的风景。
各地马球运动
屁股着地很难堪
马球趣闻
哈里在抢球时不慎“落马”
据英国媒体报道,在纽约总督岛上举行的慈善马球比赛中,哈里率队与来自阿根廷的世界级马球冠军菲格拉斯一决高下。王子的出席自然成为这场比赛的最大看点,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在抢球时竟从马上跌落下来,着地后还差点翻了个跟头。
报道称,本想一睹王子英姿的观众们却额外收获了王子落马时的窘相。大家先是一阵惊呼,然后在意识到虚惊一场后都纷纷笑了起来。不过,臀部着地的哈里王子着实尴尬了一回。只见他跌落后迅速起身,看起来身体并无大碍,但却羞愧地耷拉着脑袋,显然为自己的失态感到难堪。即便出现了上面的“小插曲”,哈里率领他的队伍仍以5比5的成绩逼平对手,但最终还是在加时赛中被打败。慈善马球比赛是哈里王子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他曾许诺继承已逝母亲戴安娜王妃的慈善事业,帮助艾滋病儿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