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寅 编辑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又字仲虎、仲刚,号仲冈,人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中国宋代理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寅幼年家贫,遭父母抛弃,堂祖母将其收为堂叔胡安国长子。后因聪明倔强,努力向学,遂从安国学,得窥学术门径。于宣和三年(1121年)中举,任西京国子监教授。高宗即位后,胡寅上万言书。后知永州,因反对和议而辞职,隐居南岳。又以忤秦桧,胡寅被流放广东新州,直至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死后,方得北归。于次年逝世。胡寅与其父胡安国,弟胡宁、胡宏,堂弟胡宪,共创闽中理学,被学界誉为“胡氏五贤”。他们的思想对朱熹、张杖、吕祖谦的理学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寅所著《题酒边词》一文,在词学史上有一定影响。
别名:致堂先生
字:明仲
所处时代:北宋南宋间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出生日期:1098年
逝世日期:1156年
主要成就: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论语详说》、《斐然集》
本名:胡寅
谥号:文忠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
历官司门员外郎、起居郎、永州知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徽猷阁直学士。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尝著《崇正辩》辟佛:“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此墨之弊也……释氏之弊,岂不甚于此乎?”“不别亲疏,故不辩贤否。”其上高宗皇帝万言书云:“建炎以来,有举措大失人心之事,今欲复收人心而图存,则既往之失,不可不追,咎不可不改。”(《斐然集》卷十六)表露其一片爱国之心。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宋高宗敕赞胡安国像真迹
舍溪家藏方册之胡寅
宣和间,中进士甲科。
靖康初,(公元1126年)因何桌荐,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学。
迁起居郎。金人南侵,上书宋高宗,言当纠合义师,北向迎请,不宜遽践大位,遂奉祠归。
复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时议遗使入云中,他上疏寝罢使命。高宗称他词旨剀切,深得献纳论思之体。
未几,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秦桧素恶他,虽巳告老,愤尚不平,坐讥讪朝政,安置新州。桧死,得复官。卒,谥文忠。学者称致堂先生。寅为文,根著理义著有斐然集三十卷。他在谪所,曾作读史管见数十万言及论语详说,均《宋史本传》皆行于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