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 编辑

陕西省咸阳市代管县级市

兴平市兴平市

兴平市,古称槐里、金城、废丘,陕西省辖县级市,由咸阳市代管,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东接咸阳市秦都区,南临渭河与周至县、鄠邑区相望,西邻武功县,北依莽山与礼泉县、乾县接壤,总面积508.94平方公里。兴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截至2022年10月,兴平市下辖5个街道、8个镇。市政府驻东城街道县门街东路27号。2022年,兴平市总户数165001户;总户籍人口597048人,常住人口48.91万人。 汉,置槐里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唐,因“兴平军”讨伐安史之乱有功,改金城县为兴平县。1993年,撤销兴平县,设立县级兴平市。是陕西省园林城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陕西全域旅游示范区、陕西省十强县。兴平市境内原始社会村落遗址7处,有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境内主要景点有:黄山宫、杨贵妃墓、茂陵、兴平北塔、清梵寺塔。2022年,兴平市生产总值完成301.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兴平市

外文名:Xingping City

别名:槐里、金城

行政区划代码:6104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陕西省咸阳市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

面积:508.94 km²

下辖地区:5个街道、8个镇

政府驻地:东城街道县门街东路27号

电话区号:029

邮政编码:7131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48.91 万(2022年)

著名景点:茂陵、杨贵妃墓、霍去病、清梵寺塔、秦五女墓、黄山宫、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兴平十里荷香景观长廊、魏野畴事迹展室

火车站:兴平站

车牌代码:陕D

地区生产总值:301.81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兴平市

前21世纪,黄河以西秦岭以北为雍州,兴平属雍州,是犬戎族聚居之地,故称“犬丘”。

前9世纪初,西周懿王时,王室衰,北方猃狁族强盛,对镐京威胁很大。懿王二年(前908年),都城从镐京(今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迁至“犬丘”(今兴平县阜寨乡南佐村)。平王姬宜臼元年(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为东周。东周以后,犬丘属秦国之地,改名“废丘”。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确立郡县制,废丘置县,并在京畿置内史。废丘属内史管辖。子婴元年(前206年)2月,项羽入关,大封诸王。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汉王刘邦怨项羽背约,五月领兵袭雍地。八月,塞王、翟王降汉,废丘章邯被汉兵围困。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引水灌废丘,章邯兵败自杀,废丘归属汉王管辖。高祖三年(前204),改废丘县为槐里县,属中地郡辖。九年,废中地郡,复属为内史辖治。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为武帝修建陵墓。前73年,宣帝在茂乡建“茂陵县”。与槐里县同属右内史辖。后又改为右扶风辖。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汉为“新”,改槐里县为槐治县,改茂陵县为宣城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槐里县、茂陵县,把右扶风治所由长安迁到槐里县。

三国,关中属曹魏管辖,黄初元年(220年),改平陵县为始平县,撤销茂陵县并入始平县,又改右扶风为扶风郡。始平、槐里属扶风郡。

西晋泰始三年(267年),在槐里县置始平郡,辖槐里、始平、武功、鄠县。东晋至十六国时期(317年~420年),兴平先后归属前赵、前秦、后秦。

南北朝,槐里、始平先后归北魏、西魏、北周管辖,仍属雍州始平郡,右扶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撤销始平郡,复名右扶风,治所由槐里迁至长安,辖始平、槐里。北魏永安元年(528年),始平县隶属扶风郡。北周明帝元年(557年),撤销槐里县,并入始平县。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始平县仍属扶风郡辖。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扶风郡,始平县改属京兆郡,后始平县又改属雍州。大业三年(607年),废雍州,京兆郡辖始平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郡设州,改京兆郡为雍州,辖始平县。武德三年(620年),划始平县西部,在长宁设扶风县,归稷州辖。贞观元年(627年),撤销稷州和扶风县,扶风辖地归始平县。同时全国划分为关内等十道,道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始平县属关内道京兆府。天授二年(691年),复置稷州,辖始平县。大足元年(701年),又废稷州,始平县复属雍州。景龙二年(708年),改始平县为金城县。至德二年(757年),改金城县为兴平县。

五代十国,兴平县建置没有变动。其中后梁隶属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均属京兆府辖。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改关内道为永兴军路。至道三年(997年),改永兴军路为陕西路。兴平县属陕西路、京兆府辖。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路为永兴与秦凤两军路。兴平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辖。

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辖兴平县。天德二年(1250年),置陕西西路统军司和陕西东路转运司,京兆府辖长安、咸宁、兴平、咸阳等十二县。

元中统三年(1262年),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辖兴平。至元十八年(1281年),又从其中分出甘州路,设立甘肃行中书省;二十三年(1286年),又分出成都、广元、顺庆、重庆路设立四川行中书省;原陕西四川行中书省改为陕西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辖兴平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辖兴平县。洪武九年(1376年),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兴平。

清顺治元年(1644年),陕西沿明治仍为一省。康熙二年(1663年),陕西省下设西乾鄜、潼商、凤豳、延榆绥和陕安五道。兴平县属西乾鄜道的西安府辖。

民国初期,兴平县隶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兴平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8年)又设立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辖兴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陕西省调整各行政督察区辖县,兴平为第十八绥靖区十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兴平县解放。

1950年5月至1952年,隶属咸阳专区。

1953年,撤销咸阳专区,由宝鸡专区辖。

1956年,撤销宝鸡专区,由省直辖。

1958年,扶风、武功并入兴平,直属省辖。

1961年9月,复分设扶风、武功、兴平三县。10月,设立咸阳专区,辖兴平。

1983年,改咸阳行政专署为咸阳市,辖兴平县。

1993年,撤销兴平县,设立县级兴平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8年,划兴平渭河以南的富仁乡、宋滩乡归周至、户县。

1965年,划礼泉县史德公社上堡大队137户归属兴平县管辖,改称新堡子大队。

1984年,马嵬镇将原安家大队调为安家、庞家、千户三个村委会;原南留大队,调为南一、南二两个村委会。赵村乡将原赵村大队调为赵一、赵二、赵三、赵四、赵五五个村委会;原桑园大队中分出仁都村村委会;将原新民大队调为西温阳坊、赵官两个村委会。店张镇将原西张大队调为东西张、西西张两个村委会。南市乡调原勤俭大队为依将、费家庄两个村委会。

2011年,撤销阜寨乡、田阜乡,设立阜寨镇;撤销丰仪乡,设立丰仪镇,撤销汤坊乡,设立汤坊镇;撤销西镇、马嵬镇,设立西吴街道、马嵬街道。

2017年4月,南位镇移交西咸新区托管。

2021年6月,南位镇移交回兴平市。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兴平市下辖5个街道、8个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店张街道、西吴街道、马嵬街道、赵村镇、桑镇、南市镇、庄头镇、南位镇、阜寨镇、丰仪镇、汤坊镇。 市政府驻东城街道县门街东路27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8°17′49″~108°37′7″,北纬34°12′50″~34°26′53″之间。东接咸阳市秦都区,南临渭河与周至县、鄠邑区相望,西邻武功县,北依莽山与礼泉县、乾县接壤。 东西长28.82千米,南北宽22.95千米, 总面积508.94平方公里。 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24%,占咸阳市总面积的4.97%。

兴平市人民政府

地质

渭河断陷盆地北部区的基底为下古生界岩层,埋深为海平面下5700米(即地面下6000米深处),其上覆盖为新生界的第三系及第四系,厚3000~5700米。

地形地貌

兴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可分为一川一塬两个类型区。即南部渭河阶地区,海拔390~460米;北部黄土台塬区,海拔460~541.8米。全境从北向南呈降阶梯状倾向渭河,覆盖物系第四纪冲积、风积物。

气候

兴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差较大,易出现严重的寒潮、霜冻,且多大风、浮尘天气,常出现春旱。夏季季风强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炎热多雨,常伴有大风,降水多以暴雨和雷阵雨形式出现。秋季易形成准静止锋,出现初秋的连阴雨秋汛期。年平均气温11.6℃,年降水量584.7毫米。无霜期平均218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065.2小时。

水文

渭河,沿兴平境内南缘自西向东流,发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陇西、漳县、武山、甘谷、天水、宝鸡、眉县、兴平、咸阳、西安、渭南、华县、华阴,至潼关港口注入黄河。全长818千米,流域面积134.934平方千米,在本市为过境河,西从桑镇的西桥村入境,流经永流、马家、建坊、吴耳、郭公、高家、北张、东马村南,从仪空、蔡西村开始向东北经蔡东、千佛、张耳、高王、塔耳、何孔、马坊、田南村南至段家村东出境,进入秦都区。市境内长30.5千米,流域面积473.20平方千米。

土壤

兴平市土壤有4个大类,8个亚类,15个土属、32个土种。土壤分布除有生物、气候带(土壤地带性)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人类活动以及母质、地貌和水文条件的影响(土壤的区域化变化);全市从北向南依次为垆土―黄土―垆土―潮土―淤土。土地利用率高,缺乏后备资源。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兴平市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部分,其中地表水资源又可分为大气降水和渭河来水。地表水自产径流量2567.63万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50.6毫米,人均占有自产地表水资源50.79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自产地表水资源量47.40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地下水资源主要分为北部黄土台塬和南部渭河平原,平均水资源总量16801.88万立方米/年,其中黄土塬区6736.49万立方米/年,渭河平原区10065.39立方米/年。渭河过境水多年平均54.38亿立方米,由于地形条件所限,没有直接开发利用,其主要作用是补给漫滩和一级阶地的地下水。

土地资源

兴平市土地总面积50894.0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1880公顷,园地6861.03公顷,林地350.7公顷,草地196.0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58.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54.4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37.14公顷,其他土地256.3公顷。

生物资源

兴平市森林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历史人为活动频繁,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现有植被多为近年营造的小片人工林、四旁树木。乡土树种有国槐、臭椿、柳树、白杨、榆树、桑树、楸树、梓树、构树、刺槐、泡桐、核桃、枣、柿子、侧柏等,引进树种有雪松、油松、白皮柏、桧柏、圆柏、刺柏、龙柏、悬铃木、栾树、广玉兰、白玉兰、女贞、红叶李、水杉、石楠等。林业生产主要以路渠绿化、绿色家园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为主。兴平家畜家禽主要以猪、牛、羊、鸡等为主,兔、鹅、鸭、梅花鹿等亦有少量饲养。

矿产资源

兴平市无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有黏土、砂、地下水、地热水。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兴平市总户数165001户;总户籍人口597048人 。根据上级 统计部门反馈结果:全市常住人口48.91万人,城镇人口30.9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3.4%。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兴平市地区生产总值301.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3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比重12.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7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48.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9.21亿元,增长3.6%,占生产总值39.5%。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1:48.43:3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 12.96% 、53.05% 、33.9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61556元。

2022年,兴平市新增工商注册企业(公司)854户,新增个体户2864户。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181.41亿元,占GDP比重为60.11%。

2022年,兴平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6元,同比增长5.4%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76元,增长 3.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9元,增长6.8%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12人。

2022年,兴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02.3亿元,同比增长2.3%。民间投资完成218.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4.4%,同比下降11.7%。全年新增项目29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141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141个 ,房地产项目8个。按产业划分

茂陵,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营建时间53年。位于今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南,是咸阳塬上九座西汉帝陵中最西端的一座,东与昭帝平陵相邻。

茂陵周围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李夫人等陪葬墓20余座,馆藏文物5150余件,国宝文物14件,占咸阳市国宝总数的70%。1961年,茂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贵妃墓

唐杨氏贵妃之墓

杨贵妃墓,位于兴平市城西的马嵬坡。唐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途经马坡,以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士,以杨贵妃和杨国忠倡乱误国,愤而杀死杨国忠,逼玄宗将杨贵妃缢死。

杨贵妃陵园小巧玲珑,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家冢以青砖包砌。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

兴平北塔

兴平北塔,位于陕西省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北寺巷。原为清梵寺内建筑,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历经唐、宋、明、清多次修葺。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牙子。层间迭涩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塔顶残毁。

兴平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

兴平霍去病墓, 1961年,兴平霍去病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编辑
兴平辣椒

兴平辣椒,陕西省兴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兴平市素有“辣蒜之乡”的美称,辣椒和大蒜属于传统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唐蒜明椒“之称,兴平辣椒生产基地属典型的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在漫长的栽种过程中,经不断选择培育,兴平辣椒形成了色泽鲜红、椒身细长、肉厚籽多、皱纹均匀的鲜明特征。成熟后的兴平辣椒,颜色鲜红亮泽,椒肉肥厚,干椒皱纹密而均匀,辣香浓郁,品质优良,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

2010年9月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兴平辣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兴平大蒜

兴平大蒜,陕西省兴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平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兴平就有大蒜生产。兴平大蒜生产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是大蒜的最佳适生区。兴平大蒜蒜皮紫红色、整齐美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及钙、镁等微量元素。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兴平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兴平关中黑猪

兴平关中黑猪,陕西省兴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平地形北高南低,南沿渭河分为渭河冲积平原和黄土台塬两个地区,高差50-70米,适宜生猪生产养殖。兴平市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及苏联大白猪与八眉猪进行杂交改良。兴平关中黑猪被毛黑色,具有头轻、体长、两耳向前,背腰平直,腹线上收,体躯圆,臀部丰满、四肢健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乳头7对以上的特点。兴平关中黑猪肉色红润,大理石纹明显。

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兴平关中黑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兴平油桃

兴平油桃,果面洁净、色泽鲜艳、果肉红中透白、果味香甜。

兴平市西吴镇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北依茂陵,南濒渭水,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油桃生长的最适宜区。来祁寨村位于西吴镇北部塬区,2000年开始种植,大棚油桃和露地油桃种植面积近万亩。

著名人物

编辑
黄文若

黄文若,陕西兴平人,1919年1月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中央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杨嘉瑞

杨嘉瑞,1904年生于陕西兴平。先后三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野战军旅长、第一野战军师长、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宝文

张宝文,1946年11月生,陕西兴平人,民盟成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

魏野畴

魏野畴,陕西兴平人。1912年考入三秦公学,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共进社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政治部主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

任戈白

任戈白,1916年1月生于陕西兴平,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年团新疆省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第二书记、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程步云

程步云,1936年生于陕西兴平,1951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格尔木县委书记、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荣誉称号

编辑
2013年,兴平市荣获陕西省园林城市。

2019年11月,兴平市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2月,兴平市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3月,兴平市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4月,兴平市荣获陕西省2020年度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7月,兴平市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2年3月,兴平市入选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5月,兴平市入选陕西十强县。

2022年12月,咸阳市兴平市粮食产业链典型县入选陕西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名单。

下一篇 鄠邑区

上一篇 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