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夏 编辑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夏时,其地域属豫州境,夏初属戈地。《左传》杜预注:“戈在郑、宋之间,即今太康一带。”后来,夏王太康迁都于此,故称阳夏;其死后又葬在此地,人们因之又称阳夏为太康,太康县名即源于此。太康县首置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后经世代沧桑之变,隶属虽有变化,但总归陈(淮阳)、汴(开封)。
中文名:阳夏
外文名:Yánɡ Jiǎ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周口市
人口数量:148 万
方言:河南话
秦汉时期,阳夏(jiǎ)是中原名城,兵家相争之地。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起农民起义。吴广就是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楚汉之争时期,项羽在阳夏想要王陵之母劝王陵联楚击汉,王陵母为让儿子归附刘邦,自刎于阳夏城内,从此,王陵效忠于刘邦。刘项对峙鸿沟之后,刘邦攻击项羽,兵败,退守阳夏城内,后来项羽又攻下阳夏。
新中国建立以后,先后隶属淮阳、商丘、开封专区,1965年改属周口地区,2000年8月2日改属周口市。太康县城为历代县治所在地,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民国以来一直被列为一等县。太康县城内有阳夏路,一个阳夏小学,还有一个阳夏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