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廪丘 编辑
廪丘,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西北水堡。公元前548年齐大夫乌馀以廪丘叛归晋国赵氏,齐与晋国发生廪丘之战。廪丘县,西汉于廪丘故地置廪丘县,属东郡。东汉属济阴郡。三国魏、晋为兖州刺史治所。隋大业初,省廪丘县并入郓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所在今郓城县郓城镇一带。八年又废。
中文名:廪丘
位置: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境内
行政区划类别:县
所属地区:兖州济阴郡
变迁
廪丘,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西北水堡。公元前548年齐大夫乌馀以廪丘叛归晋国赵氏,即此。 廪丘县置于汉,废于隋开皇十八年,存在约800年。治所有二:一在今郓城西北18公里水堡一带;一在黎县故城陈坡一带。南北朝北齐废汉廪丘, 隋又在黎县故城置廪丘县。廪城县,唐武德四年置,八年废,存在四年,治所在隋廪丘故城陈坡一带。
战役
廪丘之战:齐大夫田会(公孙会)在廪丘叛归赵国。齐宣公派田布指挥大军围攻廪丘(山东郓城西北)。赵国派孔韦率领精锐部队,联合韩、魏军救廪丘。联军大败齐军,杀齐兵三万余人,获齐战车二千乘。次年韩、赵、魏联军又攻入齐国长城(由今山东平阴经博山、五莲、胶南至海边),军威大振。周威烈王于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正式册命韩、赵、魏为诸侯。
春秋廪丘邑
三国,廪丘为兖州治所。西晋,晋初,廪丘属濮阳国。
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南燕之兖州廪丘县。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平定南燕,收复兖州故土,廪丘为兖州治所。420年,东晋被刘裕推翻,建立宋。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年),废廪丘县,并入鄄城县,改廪丘县为廪丘令。
北魏时期,北魏初,复置廪丘县,属兖州濮阳郡;北魏孝明帝孝昌(525—527年)末,又改属西兖州(治菏泽市定陶区)。
东魏时期,东魏孝静帝天平(534—537年)初年,仍属西兖州濮阳郡廪丘县。北齐时期,廪丘县,属兖州。
北周时期,北周武帝元年(560年)析廪丘县置清泽县(今郓城县张营村附近),属济州。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郓州为东平郡,治郓城,郓城为郡县两级治所。廪丘县并入郓州,至此亡焉。
秦代廪丘邑
汉,据《汉书·地理志》载:兖州刺史部,东郡,统二十二县,内有廪丘。
东汉,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兖州刺部,济阴郡,十一城,内有廪丘。
三国,据《补三国疆域志》载:兖州,东郡,领八县,内有廪丘。《续山东考古录》范县条下载:“(曹)魏(约公元220年)徙(兖州)治廪丘,廪丘还属东郡。”《续山东考古录》县条下又载:“州治县之故城(指今郓城西北水堡)。盖州治其故城,遂徙县治此(指黎县故城,今郓城陈坡),疑(曹)黎已徙也。”
西汉廪丘县
南北朝北魏,据《魏书·地形志》载:司州(北魏初建),濮阳郡,领县四,内有廪丘。至北齐废廪丘县。据《续山东考古录》范县条下载:“北齐废济州之东平郡及范、廪丘二县。” 从此不再设廪丘县。
唐,又在廪丘故城设廪城县。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廪城县,属濮州。八年(公元625年)省廪城入雷泽县。治陈坡村一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