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区 编辑

山东省聊城市市辖区

茌平区茌平区

茌平区,隶属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部,东临德州市齐河县,南连东阿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北与高唐县接壤 ,总面积1003.37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茌平区下辖3街道,10镇、1乡。 截至2020年11月,茌平区常住人口51.76万人。 区政府驻振兴街道中心街5226号。

茌平区,因区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茌平; 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缓,地面倾斜方向基本随河流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微倾。 秦,置茌平县。 2019年,撤销茌平县,设立茌平区。

2023年,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94.2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6.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9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9.0:57.6:33.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茌平区

外文名:Chiping District

别名:茌平县(原名)

行政区划代码:3715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地理位置: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部

面积:1003.37 km²

下辖地区:3街道,10镇、1乡

政府驻地:振兴街道

电话区号:0635

邮政编码:2521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茌山、金牛湖、博平古楼

火车站:茌平站、茌平南站

车牌代码:鲁P

地区生产总值:394.21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地名由来

茌平区,因区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茌平。

建置沿革

夏、商,属兖州。

周,属齐地。

秦,置茌平县,属东郡。

汉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茌平县为功崇县。建武元年(25年),复称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

三国,为魏地,属冀州部平原郡。

晋,属冀州部平原国。北齐,并入聊城县。

隋初,复置茌平县,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聊城复置茌平县,属河北道博州。贞观元年(627年),并入聊城县。

金天会八年(1130年),复置茌平县,属山东西路博州。

元,属东昌路。

明、清,属东昌府。

茌平区

民国3年(1914年),属东临道。民国14年(1925年),属东昌道。民国17年(1928年),属山东省。民国26年(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1940年),建立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区第四专员公署。民国30年(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九(运东)专员公署。民国32年(1943年),改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六(泰运)专员公署。民国34年(1945年),改属冀鲁豫行署第一(泰运)专员公署。民国35年(1946),改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员公署。

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

1956年,茌平、博平县合并为茌平县,属聊城专区。

1967年,属山东省聊城地区。

1997年,属山东省聊城市。

2019年,撤销茌平县,设立茌平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2010年7月2日,广平乡、韩集乡划归东昌府区。7日,撤销温陈乡,设立温陈街道。撤销胡屯乡,设立胡屯镇。

2011年,撤销肖家庄乡,设立肖家庄镇。

2012年,撤销贾寨乡,设立贾寨镇,撤销洪官屯乡,设立洪官屯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茌平区下辖3街道,10镇、1乡:振兴街道、信发街道、温陈街道、乐平铺镇、冯官屯镇、菜屯镇、博平镇、杜郎口镇、韩屯镇、胡屯镇、肖家庄镇、贾寨镇、洪官屯镇、杨官屯乡。 732个村 ,区政府驻振兴街道中心街5226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茌平区,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部,介于东经115°54′~116°24′、北纬36°22′~36°45′之间。东临德州市齐河县,南连东阿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北与高唐县接壤;南北长43.5千米,东西宽46.3千米,总面积1003.37平方千米。

茌平区

地质

茌平区处于华北断陷盆地的东部边沿,新华夏断裂构造控制该县地质基本格局。

地形地貌

茌平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缓,地面倾斜方向基本随河流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微倾,高处标高35.0米,低处标高26.5米,平均坡降1/15000。由于黄河冲积,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形态。主要地貌类型有:缓平坡地、河滩高地、浅平洼地、决口扇型地。

气候

茌平区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0℃,总降水量762.8毫米。

水文

茌平区属海河流域。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茌中河、冯氏河、西新河、老徒骇河、七里河、茌新河、普济沟、管氏河、赵牛河等11条骨干河道,总长度216.8千米,均为季节性河流。徒骇河、马颊河为海河水系,其余均属支流。

土壤

茌平区共分3个土类、6个亚类、15个土属、89个土种。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茌平区水资源总储量平均1316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790万立方米,占21%;地下水资源13985万立方米,占79%。当地水资源量仅占社会总需水量60%。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茌平区土地总面积100337公顷,农用地81905.18公顷(其中耕地64719.23公顷),占总面积81.63%;建设用地17602.01公顷,占总面积17.54%。未利用地829.56公顷,占总面积0.83%。

生物资源

茌平区木本植物(温室植物和盆栽花卉除外)共43个科84个属157个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3种,被子植物44科76属144种。野生动物257种。动物类药材33科36种。

矿产资源

茌平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截至2018年,发现6种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能源矿产及砖瓦用粘土非金属矿产、矿泉水水气矿产。其中煤的储量约8亿吨。

人口

编辑

截至2020年11月,茌平区常住人口517641人。共有家庭户185628 户,集体户6663户,家庭户人口502627 人,集体户人口15014人。人口中,男性人口261364人,占50.49%;女性人口256277人,占49.51%。总人口性别比101.98。

茌平区有汉、回、满、蒙古、朝鲜等31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区人口的99.60%。少数民族成分人口2285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94.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6.95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9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占比为9.0:57.6:33.4。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茌平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34亿元,增长1.3%。

人民生活

2023年,茌平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65元,增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089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37元,增长7.2%。

财政

2023年,茌平区财政总收入53.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64亿元,增长4.1%(同口径)。

第一产业

2023年,茌平区农林牧渔总产值66.73亿元,比上年增长5.4%。

第二产业

2023年,茌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271.0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220.08亿元,利润78.32亿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茌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4亿元,增长6.0%。

金融业

2023年,茌平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47.01亿元,贷款余额389.95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

240国道 、高东高速 、309国道、105国道、济聊高速公路、济邯铁路、济郑高铁穿过茌平区。

政治

编辑

区委书记

孙荣军

区长

汲广树

副区长

胡立朕

截至2024年7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0年,茌平区招聘各类教师1106名,新增公办幼儿园18所。新建、改扩建茌山、金牛湖学校等50余所。

科学技术

2020年,茌平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瞪羚”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山东知名品牌共24个。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茌平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聊城市茌平区文化馆。

2020年,茌平区新建、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84个,图书馆、文化馆分馆6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书香茌平·全民诵读”等活动384场。

医疗卫生

2020年,茌平区设立定点发热门诊4家,新建改造生物安全实验室4所,核酸检测13万余人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732剂次,连续35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茌平区建成4所特色民营医院、60处中医药特色卫生室,组建3个医疗联合体。

社会保障

2020年,茌平区3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摘帽退出,5169户、9560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2020年,茌平区新增城镇就业312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发放各类社保基金40.5亿元,医保覆盖面达到95.3%。健全退役军人服务网络,安置退役士兵188人、专项公益岗解决就业864人。

历史文化

编辑

茌平剪纸

茌平剪纸,起源于民俗和传说,以阴剪为主,阳剪为辅,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种类繁多,花鸟、鱼虫、禽兽、人物等无所不有,其中多数作品表现了富贵平安,团圆吉祥,福与寿的朴素愿望。 2018年,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编辑

袁楼党史纪念馆

袁楼党史纪念馆,位于博平镇袁楼村,2008年6月开工建设,2009年7月落成开馆。纪念馆主体展馆坐南朝北,南北长50米、东西宽60米,共占地3000平方米。主体为5间平房的展室,西侧是现村两委办公场所和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内共陈列图片、文字资料1000余幅,珍贵历史文物80余件。

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

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以金牛湖、茌新河、古漯河为主体,总规划面积442.18公顷,湿地面积267.34公顷。核心主体部分为金牛湖景区。金牛湖景区,总占地5840亩,其中水面3100亩,常年水位保持在5.5-7米之间,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

中国兔文化博览馆

中国兔文化博览馆,建立于2018年3月,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集科研与兔文化展示与一体的综合展馆。共有七个主题展厅,是国内综合性最强、内容最丰富、含科技力量最高的兔文化展馆。

博平四照楼风景区

博平四照楼风景区,位于茌平区博平镇境内,占地面积1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四照楼、仰山书院、滨河公园、枣园观光园、袁楼党史纪念馆、孔子回辕处等。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编辑

贾寨葡萄

贾寨葡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贾寨葡萄迄今已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贾寨镇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境内有马颊河、古运河(南水北调中线)、二干渠支渠及古城新渠。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适宜种植葡萄。贾寨葡萄表面光滑、颜色鲜亮,果实个大、果穗圆锥形,果粒长椭圆形,断开后晶莹剔透、呈黄绿色半透明状。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贾寨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茌平圆铃大枣

茌平圆铃大枣,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茌平圆铃大枣,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大枣著名品种之一、中国十大名贵特产之一。《博平县志》也有“百果之冠茌博枣”的记载,被历代封建帝王列为必选的上等贡品,唐诗中就有“博州瓜枣旧知名,千里河槽送帝京”之说。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茌平圆铃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7年圆铃大枣获全省农产品品牌十强。

肖庄韭薹

肖庄韭薹,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庄乡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肖庄韭苔,品种优,产量高,抽苔期长,具有补肾固本,健脑益寿之功效。

2013年,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对“肖庄韭薹”实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著名人物

编辑

郭旭升

郭旭升,男,汉族,1965年4月生,山东茌平人。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贾振铎

贾振铎,博平县人,今属茌平县人。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博平县委书记、鹤壁市副市长、鹤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逢惠

吴逢惠,1924年12月生于山东茌平县,193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鲁豫军区、豫皖苏军区,四川省江安县公安局,十八军政治部工作。1951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历任山南地委书记、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政法小组组长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

荣誉称号

编辑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18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山东省专项评价先进县

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体

首批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

大枣生产基地县

中国圆铃枣之乡

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

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

2022年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2022年度山东省耕地保护激励县

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2 年度“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

山东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下一篇 蛇丘

上一篇 长清区